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通常是借助网络、利用数字化工具,手机、固定电话等通信工具,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诱使消费者提供姓名、身份证号、银行账户、银行账户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信息,或传递虚假中奖、刷单获利、虚假网络购物退款、短信打款、“杀猪盘”等形式进行诈骗活动。
打击治理电诈犯罪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在打击治理工作中,要纠正“模糊认识”。纠正思想上认识不足、形势上认识不清、对“两卡”认识不够的问题。要拧紧责任链条。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不起、慢不得,各部门要扛起责任,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严峻的形势下把反诈工作做好、做实、做细。要重视源头治理。
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违法犯罪事关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国家安宁,为把宣传活动落到实处,成立宣传活动小组,明确分工,确保活动有序、有力、有效开展。活动中,宣传小队走进民众镇东胜村,采取“进家庭宣传”的方式,以务工人员、妇女、老年人等易受骗群体作为重点宣传对象。
通过发放宣传单以及现场讲解等方式,以当前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为重点宣传内容,让群众们了解电信诈骗常见的种类、常用的作案手法和作案方式、特点,以及识别、防范的方法,切实增强了群众防范电信诈骗的能力,为社会治安持续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公众对电信诈骗手段的认识,提高了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营造了防诈反诈的良好氛围,切实帮助群众守护好“钱袋子”,同时履行金融机构金融知识普及的责任和义务,为营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贡献一份民生力量。诈骗手法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市民要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泄露,转账汇款多核实。万一遇到金融诈骗,要做到“三个及时”:及时联系银行或支付机构终止支付;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堵截被骗资金;及时保留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