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行政复议机构如何才能做到既依法理清案件头绪,又能确保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最终达成和解,真正实现案结事了,是考验复议机关复议智慧的一块试金石。
前不久,大同市某房地产公司因开发的广场项目仅完成一次消防验收便投入使用,被辖区某行政机关顶格罚款30万元。该公司以处罚过重为由,向大同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构审查确认房企违法事实成立,但处以30万元顶格处罚未考量其积极整改和及时消除隐患等情节,违背过罚相当原则。经复议机构多次组织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罚款降至3万元。此案的成功办理,也为当地后续多起同类案件的妥善处理提供了借鉴,取得了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与助企纾困双赢的效果。
今年以来,大同市积极推行行政复议工作“四零”制度,有效提升行政复议的公信力、亲和力与实效性,打造出化解行政争议、促进依法行政、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大同样板”。
大同市以“服务受理零推诿”为抓手,不断畅通申请渠道。该市出台行政复议服务接待制度,明确首问负责制,进一步规范复议接待工作。对于群众的咨询和申请,坚持做到有访必接、有访必应,行政复议人员全程引导、答疑解惑,并进行材料初审,做好解释安抚工作。自202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全市共接待来访、来电群众1300余人。该市编制并在行政复议服务大厅公开《行政复议办理流程图》《行政复议申请指南》,让群众对如何申请行政复议一目了然,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误解。坚持“应收尽收”原则,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材料,严格做好接收与登记工作,并多渠道全面推行“在线复议”,市、县两级全面启用线上复议平台,畅通“线上+线下”行政复议申请渠道,切实方便群众“就近办”“指尖办”。
大同市以“服务方式零距离”为载体,持续做实便民举措。该市延伸行政复议服务触角,在乡镇(街道)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行政复议咨询服务点,方便群众就近咨询或提交材料。严格落实司法部《行政复议普通程序听取意见办法》,对于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实现100%听取意见,充分保障申请人陈述申辩权;在行政复议服务大厅备有《行政复议文书样本》《申请行政复议材料清单》等资料,行政复议人员做到权利义务一次性告知,避免群众“跑空路”“多跑路”。
同时,该市实行繁简分流的案件办理机制,对近年来358件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小额处罚、信息公开等案件做到简案快办,简易程序适用率为49%。通过缩短审限、强化限时办结等方式,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回应。
大同市以“服务质量零差错”为核心,有力促进复议质效提升。该市通过规范案件审理、加强案件的分析研判、强化复议人员的业务能力,有效提升了行政复议办案质效。例如,马某不服当地某局履职申请答复行政复议案中,马某以所购商铺与《建设工程竣工规划认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符为由,请求某局履行撤销认可证职责,该局答复称经查不存在违建行为。后马某申请行政复议。复议工作人员经实地勘察,确认案涉项目实际建设的扶梯及连廊与规划许可证附图不符,且实质性影响申请人所购商铺的商业价值。最终复议机关作出撤销该局答复并责令其重新处理的复议决定。
大同市以“服务结果零投诉”为关键,全力推动案结事了。该市以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为导向,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释明法理,注重沟通疏导;应调尽调,强化实质化解;有错必纠,规范依法行政。自2024年以来,全市行政复议调解和解率达32.4%,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