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将青年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作为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双向赋能、全域覆盖”工作模式,把青年律师队伍锻造成基层治理生力军。
首批试点成效显著 法律服务实现“量质双升”
2024年6月14日,内蒙古诺敏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少瑞到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汉古尔河镇司法所实践锻炼,开展耕地纠纷调解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供图)
聚焦青年律师成长需求与基层法治服务短板,2024年6月,启动首批108名青年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试点工作。经过一年实践,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青年律师累计协助调处矛盾纠纷1174件,提供法律咨询6528件、法律意见3759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47件,参与规范基层执法行为187件、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284件,开展普法宣传1300余场,覆盖10万余人次,实现“基层法治强化、青年律师成长”双向赋能。
第二批实现“全覆盖” 基层治理实现“扩面提质”
2025年6月,内蒙古傲嬴律师事务所恩克律师在正蓝旗忽必烈广场开展夜市普法活动(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供图)
2025年启动第二批青年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工作,推动实现三个“全覆盖”。
按照“全面覆盖、双向赋能、灵活自愿、多重保障、双师指导”的工作原则,推动全区456家律师事务所的807名青年律师分赴1066个司法所,实现青年律师在司法所全覆盖。
围绕提供法律咨询、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开展普法宣讲、调处矛盾纠纷、进行合法性审查、协调推进行政执法等基层工作重要内容,对青年律师进行培训,引导青年律师扩大服务范围。
推动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律师签订三方协议,建立“律师驻村日”制度,确保每周至少1天提供“菜单式”法律服务。创新“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利用微信、电话等线上渠道,让司法所辖区内的每一位群众享受“指尖上的法律服务”。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打造青年律师培养“内蒙古样板”
2025年3月19日,内蒙古赛音律师事务所吴伟律师到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司法局宝格德乌拉司法所实践锻炼,在新巴尔虎右旗宝格德乌拉苏木根子社区开展牲畜矛盾纠纷调处工(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供图)
印发青年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方案,建立评价机制,并将服务成效与评优评先挂钩,形成“律师服务—基层评价—行业保障—行政监督”闭环管理,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做到服务留迹、问题解决、群众满意。
要求律师事务所给予生活补助、旗县司法局给予工作补助、律师协会缴纳意外保险,并在服务结束后,由自治区律师协会给予工作补助,通过优先承办辖区内案源及法律援助案件双渠道保障案源。
积极发现先进典型,通过媒体宣传先进事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工作模式。
第二批青年律师已于6月底全部到岗。自治区司法厅将继续创新工作思路,持续深化青年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工作,不断完善培养机制,提升服务质效,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法治保障!(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