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邳州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法官用温情与智慧化解了父女多年的心结,女儿主动承诺“常回家看看”,丢失的亲情得以重续。
一场赡养纠纷,揭开亲情裂痕。原告吴大爷与妻子婚后育有二子一女,后长子夭折。1995年妻子与吴大爷离婚后带走儿子女儿离家生活,吴大爷一直独居。现在吴大爷已年过七旬,双眼因受伤失明多年,身体每况愈下,只有儿子不时来看望。吴大爷十分想念女儿小丽,希望其能常回家看望,但小丽一直拒绝。无奈之下,吴大爷将小丽告上法庭。
法官温情调解,化解多年心结。面对纠纷,承办法官决定从情感入手,解开父女之间的心结。通过耐心倾听,法官了解到吴大爷的真实意思并非向女儿索要赡养费,只是想让女儿来看望他;而小丽的心结在于,父母离婚后,她跟随母亲在外地生活,因父母间的矛盾导致近三十年未见面,也没有感情交流,所以不愿看望。对此,承办法官决定分头沟通,通过调解尽力修护双方亲情。在一次次诚恳的交流中,小丽逐渐意识到自己对父亲的责任,当场承诺愿意去看望,父女心结终于解开。
“常回家看看”,重拾丢失亲情。最终,吴大爷主动表示要撤诉,不需要赡养费,只要求多探望,而小丽也在法官调解后上门看望了吴大爷。承办法官表示,赡养纠纷的背后,往往是亲情的缺失与沟通的不足。法律可以解决纠纷,但无法替代亲情的温暖。希望每一位子女都能“常回家看看”,也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多理解子女的不易,用包容与体谅守护家庭的和谐。 陈楠 王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