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坚决抵制到法律保护,短短百年西欧高利贷的观念为何截然相反?
创始人
2024-06-18 10:24:26
0

在几百年前的西欧中世纪时代,高利贷被视为一种违反天主教教义的事物。因此,在中世纪时期,高利贷是为官方所禁止,为社会大众所不齿的事物。

但是在几百年后的西欧,高利贷不仅为社会所包容,并且还有法律为其定义与辩护。可以说,西欧社会对于高利贷的观念已经完全转变。

那这几百年的时间发生了些什么使得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呢?这其中,便是宗教,资本,阶级等力量相互博弈的结果。

西欧的中世纪时期,经济伦理被天主教教义所捆绑,高利贷也受到了教会的约束,在此大背景下,宗教改革开始

在中世纪时期,此时的西欧社会实际上是由教皇所控制,可以看作是一种变相的专制制度。而当时的经济结构较为特殊,大部分人以农耕为生,都被土地所捆绑。因而对于涉及商业利益,并且不进行生产的高利贷者自然是坚决反对。

当时社会的经济结构对高利贷者很不友好,而天主教教义对于高利贷行为,也是根本的对立。中世纪的西欧,受教皇所统治,因而整个国家,社会都受到宗教教义的约束和捆绑,无论是日常生活,生产劳动,还是经济往来,都必须要符合天主教教义。

图丨天主教壁画

经济往来也就是商业活动,在西欧中世纪主流的哲学观点中,商业活动是禁欲主义中所反对的。在他们的观点中,人们追求金钱会犯上“贪婪”的罪孽,而商业活动恰恰是以利润为中心。自然要强烈反对。

而高利贷这种行为与普通的商业活动不太一样。因为普通的商品交换也能够产生一定价值,而放高利贷只是利用了自己的资本来捆绑别人,本身不能产生任何价值,因而放高利贷更为教徒们所不齿。

图丨追求利润的商业活动

因此在第五次特兰公会中,当时的官方对高利贷的看法是:

“高利贷不意味着别的,它只是指当人们设法利用某种自身并不会带来收益的物品来谋取收益和增值,而没有付出任何劳动、成本或担当风险就获取的利润。”

在社会上普遍遵守《圣经》的中世纪西欧,他们就经常引用《圣经》里的这句话为自己辩护并且借此来谴责高利贷者:

“你借给你兄弟的,或是钱财,或是粮食,无论什么都不可取利,借给外邦人可以取利,只是借给你兄弟的不可取利。”

但是这种谴责只能是有限的谴责,因为一个社会必须要有商业活动与高利贷者的存在,否则社会无法运转下去。但是在态度上仍然是坚决抵制这种做法。

图丨油画中高利贷者的形象

在4-11世纪的西欧,只要有放贷行为都算是放高利贷,并且社会官方对于这种做法并没有太大的转变,因为在此期间社会的统治阶级,经济结构等并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化。从11世纪开始,随着商业活动尤其是高利贷活动的不断扩大,频繁。放高利贷被视为是一种违背公平的罪孽,虽然也是一种罪孽,但是其宗教色彩的贬义已经减轻了许多。

而此时英格兰教会虽不在西欧大陆之中,并且其法律等与西欧大陆有所区别,但是其教义仍是英国社会的权威。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英国的商业活动,资产阶级数量要多得多,因此,英国在维护高利贷权益这方面,走在了西欧国家的前列。

在英格兰教会维护高利贷这一领域,有许多历史材料与之佐证,但是,在中世纪时期,除非涉及到死刑问题,一切的高利贷法律问题都得移交到教会法庭进行审理。而教会本身并不代表高利贷者利益,因此,在法律层面上,对于高利贷者十分不友好。

图丨教会法庭

教会高层本身占据了大量资源,而绝大部分平民百姓所拥有的社会财富很少。而一场瘟疫,自然灾害,或是战争,便会使得平民百姓破产,因此,平民百姓不得不进行借贷,而借贷的对象,往往就是教会。

正是这种现象的存在,教会内部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也就是该不该对高利贷解禁这一问题,产生一种对立,一种要求禁止,而另一种则不是解禁,而是“驰禁”。即有限度的解禁。

教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利息”做了详尽的规定。对高利息放贷者持禁止态度。而对于少量利息放贷者,则作为是一种允许的行为。

图丨教皇加冕

尽管看似教会做出了让步,其实则只是教会对自己利益的一种维护,并且并不是从法律层面去改进,而是从教义上去规定,商业活动仍然受制于教会的捆绑。因此,想要从根本上维护高利贷者利益,必须从宗教改革开始。

16世纪开始,受到13-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人文主义便在西欧大陆上散播开来,而推崇禁欲主义的天主教很明显与关爱人,关注人的人文主义相悖。因此,在德国,以马丁路德为首的一批人,便进行了宗教改革,推崇新教。

图丨马丁路德画像

到17世纪之前,不仅仅只是德国,西欧大陆大多数教会已经转变成了新教教会。高利贷与商业互动虽然仍受制于新教教义的约束,但是与以往的约束不同,新教的权威不比以往天主教的权威,因为新教主张关注人。在这个观点上无疑是有利于促进高利贷事业发展的。

即使宗教改革的领头羊马丁路德反对高利贷事业,但是在那之后的宗教改革继承者们则不以为然,他们结合一定的时代背景,又实行一系列的宗教改革措施去促进商业以及高利贷事业的发展。

伴随着宗教改革,资产阶级不断壮大,社会阶层变动,资产阶级革命与宗教经济逐渐分离,高利贷事业最终解禁并被法律保护并不断发展

如果说16世纪的马丁路德是个宗教改革的保守派,那么加尔文作为马丁路德的追随者,便是个宗教改革的激进派。约翰加尔文认为,宗教改革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简化宗教上,更改该将受到天主教影响下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一一解放出来。而商业活动更是重中之重。

加尔文认为高利贷不应该受到教义的约束,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并不应该受到伦理道德的影响。道德是应该让上帝去判断,而不能仅仅因为一个合理的经济活动去粗暴的下定论。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并促进高利贷事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加尔文的这种思想被英国的清教徒所广泛继承,因此,英国的教会显得更加世俗化,在16世纪末,西欧,特别是英国,宗教对人民的日常约束已经是越来越少,已经呈分离的趋势。并且此时的英国海外贸易也越来越频繁。

图丨英国的清教徒

自15世纪以来,一直持续到17世纪。到美洲大陆与印度非洲的新航线的开辟,使得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狂热。而英国独立于西欧大陆的这一特点,也从往日边缘化的这一劣势,变为世界贸易中心的这一优势。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不仅仅只是原先的资本主义阶级陷入了狂热。许多贵族也受到了利润的诱惑,纷纷加入这个浪潮之中,成为新贵族,历史上著名的圈地运动便是其狂热的佐证之一。

图丨圈地运动后的英国

资本要发展,借贷事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却又受到了教会的阻碍,此时的借贷矛盾便越来越凸显。当时英国议员托马斯就曾上书给国王说:

“把高利贷不合法的证据丢给神学家们吧。这是解决有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这些无休止的争论己经严重损害了我们王国的利益。”

因此,法律层面上便不断改进。1552,英国议会就曾经将高利贷作为一种犯罪的事项,是明令禁止的。而在1571年,法律又开始进一步松动,允许一些例外,并且规定征收额不得超过10%,不得暴力催收等。

图丨受到英国法律保护的高利贷

最终为高利贷确定法律地位的是1624年法案。当时的资产阶级数量已经相当庞大,并且有许多新贵族撑腰,话语权也进一步扩大,最为重要的是,这一年没有像往常一样从宗教伦理上讨论高利贷,而是从经济角度上讨论,当时在法庭上,提到教义时,人们便说:“不应当再服从它们,也不应当再记住它们”。至此,关于高利贷的合法化进程画上了句号。

在一切基调都奠定好了的基础之下,宗教的淡化,资本的狂热便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而最能代表资本主义剥削之一的高利贷,也被最终解禁并且合法化,制度化。这不是高利贷的胜利,而是资产阶级的胜利。

西欧高利贷观念的转变之路,也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曲折道路,在此之后的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高利贷的转变是多方因素影响下的结果,其中有着很多因素。社会对于高利贷观念的转变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在那之后,民主制度,工业革命,资本狂热,都降临在了英国,推动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高利贷的合法化不是偶然的,是代表中世纪旧社会的天主教教会与代表近代的资产阶级相互较量,相互博弈之后,资产阶级胜利的一个结果。而这其中,资产阶级胜利最为根本的筹码便是资本。

图丨英国资产阶级

由于旧社会的资本较少,资产阶级数量少,力量薄弱,因此,无法与权威的天主教教会为代表的旧社会相抗衡,而经由地理大发现等事件之后,资产阶级的发展是一个必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之后,便有力量要求各种利益,高利贷合法化,只是其中之一。

高利贷合法化并不是一个最终目的,只是资产阶级进一步发展的阶梯。在那之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以新贵族为代表的英国资产阶级发动了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革命,并且建立了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图丨油画《查理一世行猎图》

而上层建筑的建设又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比如圈地运动的合法化等等,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并不是偶然,而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生产效率的必然,因此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展开,并且推动其政治,经济的全面进步,英国,也正是如此成为了新的世界霸主。

并且能让权威的天主教做出让步,与其利益冲突最大的高利贷事业也“功不可没”。因此,高利贷观念的转变,同时也代表了西欧社会的世俗化,代表了社会的进步。

结语

纵观近百年的历程,是宗教的不断世俗化促进了高利贷观念的转变,但促进西欧社会进步的最根本原因,便是资本的力量。经济,是发展一切的基础。

宗教改革为高利贷的世俗化提供了契机。但宗教改革并不是自身偶然出现的,而是资本或是人文的力量。当西欧社会民间资本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对宗教的禁欲主义等便会不以为然,而宗教改革,便是资本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发生的。

提供契机之后,真正推动高利贷事业的仍是资本的力量,当资本的原始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资产阶级的大量扩张,当资产阶级所掌握的财富超越旧社会时,便拥有能力去推翻一切。

在这几次转变中,无论是宗教还是王室,所掌握的财富资本没有资产阶级多时,便只能够一步步退步。因此可见,对于此,资本的力量何其重要。经济基础多么重要。

参考文献:

《基督教会史》

《法律与革命》

《英国清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汕尾市乡村绿美条例》10月起... 8月21日,《汕尾市乡村绿美条例》新闻发布会举行。《条例》经汕尾市八届人大常委会通过,2025年10...
光明肉业股价微涨0.13% 子... 光明肉业最新股价报7.79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01元。盘中最高触及7.85元,最低下探至7.76...
一纸调解书,了债务,续友情 极目新闻通讯员 陕伟权 “法官钱收到了,谢谢您!”近日,点军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不仅化解...
重庆渝北:龙塔街道开展法律知识...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提升青少年及家长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和谐健康的社区环境,近日...
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对... 8月21日,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布了其对外担保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加强公司对外担保...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总工会开展服... 中工网讯 8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总工会走进建宇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尊法...
湖北省孝昌法院服务零距离,打造... 极目新闻通讯员 汪新元 丁齐齐 8月21日,湖北省孝昌法院发布消息称,近年来,该院秉持以窗口建设为载...
“女孩被NPC用水桶砸击”,济... 8月18日,山东济宁,有网友发帖称,其侄女在方特乐园打水仗区遭NPC故意用水桶砸击,所幸孩子躲过。孩...
因买卖合同纠纷,新疆中轮煤炭运...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新疆中轮煤炭运销有限公司新增一则开庭公告,案由为“买卖合同纠纷”,原告为新疆...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条例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条例 (2019年5月24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