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21日电(刘锡菊)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提升住宅小区精细化管理水平,哈尔滨市近日正式印发《哈尔滨市住宅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属地为主、社会参与”的物业管理新格局,着力打造平安宜居、共治共享的和谐居住环境。
党建引领,构建三级协同治理体系
《制度》明确,联席会议在市委、市政府指导下,将党的领导贯穿物业管理全过程各方面。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机制,市住建局、各区县(市)政府及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负责日常协调、督办考核及信用评价等工作。
建立“市级统筹、区县落实、街道社区兜底”的三级联席会议体系,市级层面定期召开全体会议或专题会议研究重大问题;区县、乡街、社区同步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物业管理领域落地见效。
强化党组织作用,完善部门联动责任网络
《制度》强调,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设立区县、乡街、社区三级物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发挥物业主管部门监管作用、街道办事处基层管理作用。
推动建立“网格+物业”联动模式,落实工作人员包保下沉网格,推动物业企业党员骨干进网格,联合开展走访巡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面会同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成员单位职责,形成住宅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全链条监管闭环。
党建引领共治共享,健全投诉处理机制
《制度》要求,各成员单位要在党组织领导下,认真落实联席会议部署的各项任务,深入研究重点难点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建立违法行为投诉登记制度,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布职责范围、服务热线等信息,对违法行为及时处理。
各区县、街道(乡镇)、社区要参照市级模式建立本级物业管理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本辖区物业管理中的综合性问题,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多方协同、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通过党建引领,哈尔滨市正逐步实现住宅物业管理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