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将“法律明白人”培养作为基层治理基础性工程,通过“选、培、管、用”全链式培养,深化“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已培育覆盖乡村、巾帼、宗教场所的“三类法律明白人”12708人。
青海多领域融合组建“法律明白人”队伍,优先从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五老”人员、党员代表、人民调解员中,筛选法治素养高、群众基础好的骨干力量。按照“每村至少3名”的要求,建立“骨干人才库+优秀后备人才库”,实行动态调整与员额递补,落实“1名村(居)法律顾问+10名法律明白人”结对机制,构建“村(社区)党支部+村‘两委’+N类群体”的“一核多元”队伍架构。
青海建立“省级指导清单+司法所管理清单+个人职责清单”三级管理体系,开展首届“十佳法律明白人”评选,实行年度考核评价制度,对履职不力、违纪违法者及时清退,实现“能进能出、质量第一”的动态管理目标。同时,结合地方特色拓展人员覆盖,分层组建乡村、巾帼、宗教活动场所三类“法律明白人”队伍。截至目前,全省已遴选乡村“法律明白人”12408人、“巾帼法律明白人”300人,“两库”人才总量达7540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队伍网络。
青海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培训体系,结合党员冬春训、人民调解员培训等举办培训班,邀请省委党校教授、一线调解员等授课,由专家教授、法治工作者普及民法典、矛盾纠纷调处、婚姻家庭、土地承包、农牧业生产等高频法律知识,通过理论教学、案例分享、分组研讨等方式提升实战能力。线上依托“青海普法”微信公众号打造“法律明白人”网校,推出“双语”视频、学习打卡、“学法达人”排名、积分兑换等功能,激发学习积极性。目前,全省每名“法律明白人”年度培训不少于3次,参训覆盖面与线上考试合格率均超90%。
青海各地“法律明白人”凭借“人熟、地熟、事熟”优势,组建马背、摩托车法治宣讲队,用乡言法语开展“上门入户”宣传。通过“1+N”行动组建普法志愿服务队,提供窗口坐班、驻村“问诊”等便捷服务。运用“情理法”调解“老大难”问题,总结出“六小矛盾化解法”“治理积分制”等经验,缩短群众获取法律服务的“距离”。(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邢生祥)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