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边刚放出消息,有意对中国实施更加严格的芯片出口禁令,话音未落,中方直接一锤定音。商务部没有任何预告官宣,打了美方一个措手不及。
商务部
日前,中国商务部突然官宣,发布了第61号和62号公告,标志着中国稀土出口管制体系的重大升级。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方官宣前24小时,路透社报道称,美国议员正呼吁美国政府对中国实施更加广泛、更加严苛的芯片禁令。
没想到的是,美方还没下决定,中国就先下手为强,直接抢占先机。第61号公告创新性地将管制范围延伸至境外组织和个人。也就是说,使用中国相关稀土技术的海外企业,在向除中国以外的国家出口时,必须提前向中国汇报,获得许可后方可出口。
稀土开采
根据第62号公告,中方稀土出口范围再次扩大,涵盖设计图纸、工艺规范、工艺参数、加工程序、仿真数据等全套技术资料,实质上覆盖了稀土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环节,这些措施体现了中国在关键战略资源领域管控能力的精细化与全球化。
值得一提的是,新规明确规定,对向境外军事用户的出口申请,以及向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和关注名单所列进口商和最终用户的出口申请,原则上不予许可。特别针对用于研发、生产高级芯片的出口申请,将实行逐案审批,形成了对高端芯片制造与军事用途的精准打击。
说得直白点,中方此举打击了任何走私的可能性,中方在公告中也把话说的很明白,中方此举就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将可能对中国造成重大损害的隐患消灭在摇篮之中。其实就是在告诉美方,中方此举不是针对美国,而是从自身出发做出的决定。
特朗普与巴基斯坦高层
美方试图通过扩大设备出口禁令,填补其认为的管制漏洞,特别是要求盟友对向中国出售的芯片制造工具实施更广泛的禁令,目标是遏制中国在先进制程芯片领域的发展能力。而中国稀土管制措施直击美国战略软肋。
近来,美国加强了与巴基斯坦、乌克兰等国的经济往来,企图从这些国家获得稀缺的稀土资源,来对冲中国的影响。但是,核心资源与关键技术,缺一不可。美国半导体企业若无法获得稳定的稀土供应,即便保住了设备技术优势,也将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台商生产的电脑芯片
而美国军工行业即使拿到了稀土,也可能无法完成提炼,最后真正用到产业中。中国这种反制精准呼应了美国的芯片封锁,形成“你卡我技术设备,我控你核心原料”的制衡格局。但是,按照特朗普的说法,中美会晤即将举行,中方此时出手,可能会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掌握关键一局。
中美之间从芯片到稀土的博弈,标志着全球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各国对关键资源和技术的争夺日益激烈。中美最终将在持续较量中找到新的相处模式,而这场稀土与芯片的博弈,正是塑造新平衡的关键一步。
上一篇:杨在明律师:什么是行政执法程序?
下一篇:婚姻制度会消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