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安全”是底线,也是红线。吉林公安环食药侦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殷切期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涉食品安全犯罪行为保持“零容忍”,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切实打出声威、打出实效。
吉林省公安厅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以下简称“环食药侦总队”)坚持数据赋能基层,扎实推动条线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在全省组建数据研判专业队,深入分析研究食品领域犯罪成因和规律特点;整合汇聚多方数据资源,打造系列数据模型,批量产出案件线索并实施精准抽检,推动打击模式向“科技+人力”“网上+网下”转型升级,建立起具有警种特色、符合实战需求的智慧侦查新格局。
工作中,环食药侦总队直面线索发现环节的“卡脖子”难题,创新推出“大数据+快检+铁脚板”综合研判模式,通过建设快检实验室、创新检测技术和完善工作机制,成功破解“线索发现难、检验鉴定难”等困境。
为提升食品物证快筛快处能力,环食药侦总队指导全省建立11个环食药侦快检实验室,初步构建起“全域覆盖、科学规范、快速高效”的检验鉴定工作格局。
为提升基层民警检验能力,环食药侦总队常态化组织开展“环食药侦大讲堂”和“送教下基层”活动,目前,全省已有137名骨干民警完成实训。同时,环食药侦总队先后37次派员带领基层环食药侦民警走进早市、夜市、集贸市场、餐饮门店、养殖场进行抽样,手把手教授物证快检技能,推动全省公安环食药侦民警的“精抽准测”能力提升。此举受到基层民警的欢迎和好评。辽源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民警王野道出了战友们的心声:“通过指导,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精准抽样,更掌握了规范检测的操作步骤流程,快检装备成为我们打击食药环领域犯罪的亲密‘战友’。”
今年以来,吉林省公安机关环食药侦民警共深入食品生产经营重点部位开展抽样439次,运用快检技术筛查可疑样品,从中发现多条违法犯罪线索。
来 源|人民公安报
初 审|王彤巨
复 审|肖衡源
终 审|朱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