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河南实行新高考政策的第一年,但是从入高一开始,每位学生就要开始为高考布局了。那如何入手呢?
首先、要了解选科规则
河南高考自2025年起实行“3+1+2”模式,选科规则如下:
1、考试科目构成
“3”:为全国统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成绩。其中,外语科目满分150分,含笔试部分120分和听力部分30分,2025年、2026年仍延续现行计分办法(听力成绩暂不计入外语成绩,外语成绩以考生外语笔试成绩的1.25倍计入),从2027年起,听力成绩计入外语成绩总分。
“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成绩。
“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以等级转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2、选科组合形式
考生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共形成12种选科组合,例如“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思想政治+生物”等。
很多学校都会在第一学期期末的时候就开始分科,一是根据考试成绩,二、是根据学生兴趣 三、是志愿方向。
3、志愿填报要求
普通高校招生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不提科目要求:对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都未提出要求,即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再选科目为任意2门的考生均可报考。
只对首选科目提出要求:如“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为任意2门的考生方可报考。
只对再选科目提出要求:如“化学(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再选科目选考化学的考生方可报考;如“化学,地理(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再选科目选考化学和地理的考生方可报考。
对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均提出选考要求:如“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选考化学的考生方可报考;如“物理,化学,地理(3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选考化学和地理的考生方可报考。
招生高校及专业: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自主确定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因各高校培养要求不同,相同专业在不同高校可能有不同选考要求。
4、艺术体育类报考
报考艺术、体育类专业的考生,除参加文化科目考试外,还须通过相应的专业考试,专业考试由省教育考试院和相关高校组织安排。
其次、要知道赋分规则
河南省新高考赋分规则解析(2025年起)
1、赋分科目范围
在河南省“3+1+2”新高考模式下,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采用等级赋分制。每科原始分满分100分,赋分后仍为100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2、赋分核心规则
1)等级划分
将全省所有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排序,按以下比例划分为5个等级:
A等级:前15%
B等级:15%~50%(即前35%,含前15%)
C等级:50%~85%(即前35%,含前50%)
D等级:85%~98%(即前13%,含前85%)
E等级:后2%
2)赋分区间
每个等级对应固定的赋分区间,满分100分,起点分30分:
A等级:100~86分
B等级:85~71分
C等级:70~56分
D等级:55~41分
E等级:40~30分
3) 赋分公式
采用等比例转换公式,将原始分(Y)转换为赋分(X):
Y−Y1Y2−Y=X−T1T2−X
公式参数说明:
Y:考生原始分
Y1,Y2:当前等级的原始分下限、上限
T1,T2:当前等级的赋分下限、上限
X:考生赋分(四舍五入取整)
示例计算:
若某考生化学原始分为80分,位于B等级(原始分区间72~78分,赋分区间85~71分):
80−7278−80=X−7185−X
解得:X≈84(赋分后为84分)。
3、赋分规则表格
4、赋分规则的设计目的
解决科目难度差异:不同科目试题难度不同,直接比较原始分不公平。赋分制通过等级划分,确保考生在全省的相对排名公平。
保证成绩区分度:即使某科目整体得分偏低,赋分后仍能保证成绩分布合理,满足高校选拔需求。
鼓励学科选择多样性:考生可根据兴趣和优势选择科目,无需担心科目难度影响总成绩。
5、注意事项
赋分仅针对再选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及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使用原始分。
全省统一赋分:赋分基于全省考生排名,确保公平性。
三、是要了解其他主要特殊招生政策
河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中的特殊招生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这些政策旨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教育公平、选拔特殊人才:
1、强基计划
1)目标定位
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2)招生对象
主要面向两类考生:
高考成绩拔尖者:需达到河南省一本线(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以上。
学科竞赛突出者: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银牌及以上奖项的考生,可破格入围。
3)招生流程
报名:4月下旬至5月上旬,考生登录阳光高考平台完成报名,限报1所高校。
高考:6月7-10日,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
校考确认:6月10-20日,考生确认是否参加校考。
入围校考:6月27日前,高校公布入围名单。
校考:7月1-2日,进行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
录取:7月5日前,高校公布录取名单。
4)录取规则
综合成绩计算: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85%,校考成绩占比不高于15%。
破格入围:学科竞赛全国银牌及以上获奖者,可突破分数线限制入围。
动态退出机制:建立学业预警和分流制度,保障培养质量。
5.培养模式
本研衔接培养**:打通本科和研究生培养,本科阶段可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
导师制、小班化**: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单独制定培养方案。
2、高校专项计划
实施区域:共53个县(国家专项计划确认的38个县和15个原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
报考条件:考生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已在当地参加2025年统一高考报名且通过报名资格审核。
3、综合评价招生
目标定位
综合评价招生旨在构建多元化的人才选拔体系,将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全面衡量考生的综合素质。
招生对象
综合素质优秀或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考生,尤其关注在思想品德、社会实践、艺术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
招生流程
报名:考生根据高校招生简章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
初审:高校对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确定入围名单。
校考:考生参加高校组织的校考,包括笔试、面试等环节。
录取:高校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校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录取规则
综合成绩计算:高考成绩、校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按一定比例合成综合成绩,具体比例由高校自主确定。
两依据一参考: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构成主要录取依据,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补充。
培养模式
多元化培养:高校根据考生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
4、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政策内容:河南省继续做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能够在当地顺利参加高考。
5、高水平运动队招生
招生要求:高校需围绕高水平运动队工作定位,根据学校运动队建设规划,优化招生项目范围,严格招生程序,完善评价办法和招生录取机制,合理确定文化成绩要求。
6、高职单招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
政策内容:河南省继续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单独考试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工作,为考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入学选择。
希望能为进入高中的孩子和家长们分享一点新高考的知识和规则,让新高考的面目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