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绿色金融政策法规汇编
报告共计:1155页
2025绿色金融政策全景扫描:七大领域齐发力,央地协同绘就低碳发展新蓝图
2025年,正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与“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迎来深化升级的关键节点。从国家层面的纲领性文件到地方层面的创新实践,一套覆盖广、标准清、举措实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逐步成型,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近日,《2025绿色金融政策法规汇编》正式发布,系统梳理154项政策制度,新增42项关键文件,从顶层设计到落地细则,勾勒出绿色金融发展的清晰路径。
此次汇编涵盖绿色金融七大核心领域,在2024年版基础上剔除失效政策,紧密贴合当前绿色低碳发展最新趋势。在国家层面,《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行业发展目标,《绿色金融术语》《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则完善基础性标准,让绿色金融业务有标可依。地方层面,广东省、广州市立足区域产业特色,出台《广东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广州绿色低碳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形成中央政策引领与地方创新实践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
在具体领域,绿色金融的支持触角持续延伸。绿色信贷方面,政策进一步优化统计制度与评价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能效信贷、绿色供应链融资等产品,将绿色信贷实施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引导资金向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领域倾斜。绿色债券、基金、期货领域创新步伐加快,新增的《关于进一步优化绿色及转型债券相关机制的通知》简化发行流程、降低融资成本,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标准进一步统一,碳中和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为绿色项目提供多元融资渠道。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领域迎来重要突破,《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的出台,为企业ESG信息披露提供统一指引,沪深北交易所也同步完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要求,推动企业更规范地披露环境信息,助力市场主体识别绿色投资标的。碳市场和碳金融建设提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明确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碳基金等产品试点稳步推进,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等平台功能持续升级,为碳资产市场化配置提供支撑。
气候投融资与转型金融成为政策发力重点。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深入开展,试点地方将建立项目库、创新金融产品,引导资金投向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转型金融标准加快制定,针对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的差异化支持政策逐步落地,助力传统产业平稳过渡到低碳发展模式。绿色保险领域,政策推动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扩面,鼓励开发新能源汽车保险、碳汇价格保险等创新产品,同时强化保险资金对绿色项目的投资力度,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与“社会稳定器”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政策汇编特别注重区域特色与国际衔接。广州作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林业碳汇生态补偿等领域探索先行,南沙新区、开发区等区域还推出专项扶持办法,吸引绿色金融资源集聚。国际层面,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参与“一带一路”绿色投资,推动绿色金融标准国际兼容,支持境外机构参与国内绿色市场,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贡献中国经验。
随着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金融资源向绿色领域的配置效率持续提升。未来,随着政策落地与市场创新的深度融合,绿色金融将在支持美丽中国建设、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1155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