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0月13日讯(记者 葛万彩)2025年以来,莱西市水集街道党工委把社会稳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来抓,结合辖区实际和群众的需求,开展“星期一找书记”活动、多部门组成“一站式”工作平台、实行13620快速回应工作机制、建立“情融水集”的调解品牌等路径,化解群众矛盾、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今年1-9月,共办理各级信访登记案件265件,较去年同期的283件下降6.3%,走访52件化解47件(一次性化解率90.3%),总体一次性化解率93.7%,初信初访案件共80件,其中,网上投诉28件全部化解。
源头管控,守好第一防线
常态化开展“星期一找书记”活动,街道+社区(新村)+村居三级书记每周一开门为群众解决问题,采取公开接访和约访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现场答复群众的劳资欠薪、民间借贷、土地征用等纠纷问题。针对现场无法答复的重难点事项,采取“星期五书记下访找群众”的一线工作法,书记带案下访,直击矛盾现场,进行联动调处、联动化解,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今年以来,“星期一找书记”共接访调解各级矛盾纠纷226起、化解175起,化解率77%;下访88起、化解76起,化解率86%。
平台保障,夯实矛调基础
由综治、信访、司法、公安、妇联、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部门人员组成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设有综合协调工作室、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室、治安防控工作室、群众来访接待大厅、心理咨询室、分析研判室、调解工作室、公共法律服务站等工作室,形成了集矛盾纠纷收集、分析研判、分流处置、汇总总结于一体的“一站式”工作平台,不断提升辖区治理现代化水平。同时矛调中心与莱西市文康律师事务所开展合作,安排专业律师值班,定期开展法律咨询,无差别受理来访群众反映的各类矛盾纠纷。
多措并举,提高服务质效
矛调中心实行13620快速回应工作机制,矛盾纠纷1日交办、3日答复、6日回访、20日办结,推动矛盾纠纷随发生、随化解。矛调中心分线上和线下受理矛盾纠纷案件,线上通过推广的解纷码受理后转入平台处置,线下由进门处的导流台,群众过来后先做好登记再由工作人员接待分流,了解清楚其反映的相关问题后,由专门的调解人员进行受理调解,或者通知相关职能部门过来调解;如涉及相关信访、法治等问题,中心会导入相关程序,由信访、派出所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置,或对接司法、人社等相关业务单位进行仲裁、起诉等司法手段处置,做到了访诉调联动。
品牌引领,拓宽矛调途径
“一站式”矛调中心建立“情融水集”的调解品牌,今年以来对接信访、公安等部门化解了12起信访积案,线上平台受理了150余起矛盾纠纷,受理率100%,成功调解27起矛盾纠纷;辖区永兴街社区居委会的90多岁的老党员昌德松、翡翠城社区居委会的“0532”社区治理工作体系都是辖区特色的调解人员和优秀的调解工作方法;在矛调中心还有婚恋家庭、经济纠纷、心理疏导等专业调解人员常驻、轮驻,确保能应对各类矛盾纠纷,为辖区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守正创新,实现多方共治
依托“水润城—城管家”数字化社区治理平台,将专职网格员、公益岗、公安、综合执法、物业、党员中心户、公益组织等力量编入“七彩网格”,集成联通多部门、多领域的各方治理资源,将综合执法、信访等不同领域的工作贯穿起来,使群众的矛盾纠纷调解在基层,解决在社区。对受理的矛盾纠纷案件,矛调中心依法依规作出调解处置,不接受调解的或调解失败的会按程序转入信访、司法等程序进行处置,确保矛盾纠纷稳控在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