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福田区法学会涉外法律服务站、福田区华强北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华强北街道涉外综合服务中心揭牌,“一站式涉外公益法律服务平台”正式成立。该平台由深圳市福田区委政法委(法学会)、福田区司法局和福田区华强北街道共同打造,整合全市优质法律资源及专业力量,致力于构建一个立足华强北、辐射全区、面向全市的一站式涉外公益法律服务平台,为外籍人士“走进来”企业“走出去”中涉外民商事活动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支持+多元解纷+资源对接”服务。
平台为基:让公益法律服务有效落地
“一站两中心”服务体系由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特色服务和华强北商圈国际化服务构成,打造法律咨询场景分层响应、国际化纠纷调解团队多元融合、跨境投资法律支持落地可享及主动靠前的“走出去”的特色服务模式。
“律动FT・星链Hub”青年涉外法治菁英成长计划学员、北京大成(深圳)律师事务所郑子俊律师,受邀担任此次揭牌活动的主持人。“此次能以中英双语主持人身份参与平台启用仪式,让我真切感受到福田区推动涉外法律服务的满满诚意与强劲动力。在现场,我见证了平台的正式启动,也聆听了国际友人的真实反馈,这让我更加确信,深圳始终是一座与国际无缝接轨的开放之城,欢迎世界宾客,而福田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更有担当使命的魄力。”郑子俊律师说。
据了解,“一站两中心”内每周二、周四都会安排涉外律师提供公益法律服务,面对外籍人士签证法律咨询、出海企业跨境贸易合规等疑问,涉外律师们都能用流利外语阐释法律条款,并结合实务经验为咨询者提供初步解决方案。
“之前处理过不少企业因不熟悉目标国政策踩坑的案例,现在能在此直接对接需求,相当于把服务送到企业门口。”值班涉外律师说。截至目前,福田区涉外公益律师已累计为企业、群众提供400余次涉外业务咨询。
人才为核:打造涉外法治人才新高地
针对涉外律师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的痛点,福田区升级律师行业“英才荟4.0”政策和福居计划,举办两届全国“涉外法治与湾区实践”青年夏令营,分层分类引育涉外“紧缺、实战型”人才,以“人才链”激活“创新链”“服务链”,夯实行业“蓄水池”。
6月14日,“律动FT・星链Hub”青年涉外法治菁英成长计划举办启动仪式,福田区“律动FT・星链Hub”千人计划培养品牌正式启航。法治菁英成长计划以“理论前沿+实战赋能+生态共建”为核心框架,面向大湾区九市招募青年律师及企业法务参加培训,实行“3个月集训+365天续航服务”人才培育模式。此外,也同步推出“律动FT・星链Hub”大湾区数据法治先锋人才成长计划、法律AI训练营等系列课程。
搭建福田区涉外律师人才库,收录1052名具备丰富涉外法律实务经验的专业涉外法律人才,为企业出海提供高效精准的解答与专业建议;开展“全国千名涉外律师人才”研讨会,组建“福田区涉外法治服务团”,为福田区出海招商引资积极链接资源、提供专家智库支持。
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律动FT・星链Hub”学员组建“河套国际志愿者涉外法律服务分队”,为合作区内科创出海企业的特殊法律服务需求提供专业支持;在CBD,福田区律所积极举办“出海福地在福田”福法护企系列活动共计12期,吸引500余名企业代表参会,面对面解答出海企业“海外合同风险”“337调查应对”等问题,为企业持续输出适用、实用的出海法律知识。
服务清单:全周期护航企业出海
福田区通过“政府搭台、专业唱戏”双向赋能的模式,创新服务模式、紧贴社会需要,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服务清单”。
围绕企业出海全周期需求,发布“公共+特色”出海法律服务清单,推出“全球服务网点指南”“企业出海实务手册”等便民信息,相关资讯线上阅读量达1万次。结合企业出海法律服务需求,发布《大湾区出海法律观察》月报、《跨境电商企业出海百问百答系列》《科技类企业出海百问百答系列》,围绕国内外“立法快报”“行业动向”“专业分析”等模块,持续为企业出海输出实战型法律知识。
文/图:司新宣、福田区司法局
通讯员:蔡梓帆、张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