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银川9月5日电 (记者梁宏鑫)9月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自治区卫健委主任杜勇介绍,《宁夏回族自治区精神卫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25年7月31日通过,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第36号公告向社会发布,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梁宏鑫摄
《条例》采取小切口立法方式,不分章节,共32条,涵盖了精神卫生工作责任机制、服务体系、预防干预、诊疗康复、权益保障等全链条内容。
在责任机制方面,《条例》强调精神卫生工作需全社会共同参与和综合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精神卫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财政预算,并明确了卫健、教育、公安等部门的具体职责,构建起多方协作的工作格局。
在预防干预方面,《条例》提出要加强精神卫生宣传教育,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设立全区统一的“12356”心理援助热线,强化对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细化学校、家庭和用人单位的相关责任。
在诊疗康复方面,《条例》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公立综合医院精神科或公立精神专科医院,推广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规范诊断治疗行为,健全康复服务机制,确保患者获得良好服务。
在权益保障方面,《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扶持有劳动能力的患者就业,建立救治救助保障机制,完善报销政策,尤其创设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精神类基本药物免费制度,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此外,《条例》还完善了精神卫生专门人员激励保障机制,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提高工作人员待遇,在职称评聘等方面予以倾斜,提升职业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