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法典总则编等草案将二审:拟完善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和影响评价制度
创始人
2025-09-05 16:26:25
0

9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发言人记者会。会上,法工委发言人、研究室主任黄海华介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将于9月8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届时,生态环境法典总则编、生态保护编和绿色低碳发展编草案将提请本次会议二审。

关于生态环境法典总则编、生态保护编和绿色低碳发展编草案二次审议稿,黄海华介绍,2025年4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生态环境法典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根据各方面意见,总则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主要修改:

一是完善立法目的、生态环境的定义等基本规定;

二是充实完善生态环保督察、司法保障的内容;

三是增加“三水统筹”的规定;

四是完善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五是完善相关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等。

同时,黄海华介绍,生态保护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以下主要修改:

一是与现行法及正在制定或修改的法律草案做好衔接,进一步调整、简化、完善;

二是对城乡绿化提出健康、安全、宜居的要求;

三是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内容;

四是增加高原、西南岩溶地区、荒漠生态系统的针对性规定;

五是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规定;

六是明确在自然保护区内可以实行季节性差别管控措施。

黄海华还提到,绿色低碳发展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几点主要修改:

一是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的一般规定;

二是增加鼓励再生材料推广应用、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内容;

三是明确国家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强化数据质量管理等。

黄海华表示,本届以来,吕忠梅、孔菲菲、李莉等全国人大代表领衔提出了关于编纂生态环境法典(环境法典)的议案。王天琦、苗伟、王树新等19位全国人大代表积极提出相关建议。在议案建议办理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加强与代表的沟通联系。对于代表对法典草案提出的具体修改建议,认真研究,能吸收的尽量在法典草案中吸收体现。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张炎良 北京报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基层矛盾调解“变形记” □ 本报记者 陈珺璐 立冬时节,走进镇江市七里甸街道综治中心,远远便瞧见蒋佃能和社区负责人正在接待室...
准确把握形势任务 财政政策更加... 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在促进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
债务人声称“微信号已转让”,能... 仅仅保留了微信联系方式, 催对方还钱时, 对方却说“换号了,不认识你”, 诉讼时效能否构成中断? 案...
何立峰: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 何立峰在《人民日报》发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文章指出,加快形...
美媒:中国气候政策务实且影响力... 美国《欧亚评论》网站11月10日文章,原题:中国2035年气候路线图为COP30设定方向世界多国领导...
打通堵点扩大制度型开放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其中一条重要举措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投资... 证券代码:002584 证券简称:西陇科学 公告编号:2025-056 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投...
这场座谈会聚焦物业纠纷多元化解 近日,淮安市清江浦区法院组织召开物业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推进物业领域矛盾纠纷源头预防与高效...
13项针对性政策举措出台 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13项针对性政策举措出台 民间投资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重要支撑力量。...
为教师减负,细化要求加快制度落...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深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