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英国《卫报》在7月31号的报道,巴拿马审计局已经对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提起诉讼,理由是长和和巴拿马政府之间签的合同存在“不公平”的行为,以及规则的“滥用”,要求重新审视这个合同。
可问题来了,这份合同可不是刚签的,而是1997年就定下的。李嘉诚当年花了大价钱,从巴拿马政府手里拿下了港口运营权。现在过了二十多年,突然说合同不合规?这要说背后没有美国的影子,谁信啊?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就在这起诉讼的前几天,李嘉诚的长和集团刚刚宣布了一件事:他们和美国贝莱德财团之间,关于全球43个港口的独家谈判到期了,没谈成。而另一个关键点也紧接着爆出来:传闻中国大陆的中远集团,可能会参与竞标。
也就是说,原本这些港口可能会被美国财团收入囊中,现在一旦换成中远出手,那美国的算盘就落空了。特朗普政府眼看控制不住港口,就开始搞政治了。先是通过巴拿马政府施压,接着就上演这一出“合同违法”,明显是想掀桌子、换规则。
这43个港口里,最重要的两个港口,正是在巴拿马。这两个港口,不仅临近巴拿马运河,而且扼住了全球航运的重要通道。谁掌控了它们,谁就掌握了美洲到亚洲、欧洲的大动脉。
特朗普很早就盯上了巴拿马。他曾多次公开讲,表示美国不该把巴拿马运河交出去。今年4月份,在特朗普的施压下,巴拿马政府更是宣布退出中国的“一带一路”,这一点,从侧面说明特朗普政府对巴拿马政府确实有很强的影响力。
现在看到中方企业有可能接手港口,美国这边直接换了一副嘴脸。从谈商业,变成搞政治。你不想卖给美国人?不行,我就让你“违法”。
但问题是,这场操作搞得也太突然了。李嘉诚的港口权是1997年拿下的,长和这么多年运营也没出什么事。现在一听说中远可能接盘,马上就来一套“合同无效”的说法,这就让人很难不联想到背后的美国因素。
从法律上说,这种旧合同想推翻,基本没有多少胜算。除非有实质性的贪腐或欺诈证据,否则法院很难支持政府单方面撕毁协议。
所以这场“港口争夺战”,背后不只是李嘉诚的生意,更是中美之间的一次较量。
在巴拿马港口收购事件上,特朗普一看,通过正常的商业手段,要赢不了中国了,直接选择掀桌子,把规矩推倒重来。问题来了,这世界到底是谁说了算?是市场原则,还是霸权逻辑?
因此,对中国来说,这件事还没到画上句号的时候。我认为,后续中国政府也会有相应的动作,来应对特朗普政府的霸权主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