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云阳县人民法院判决的一起婚姻撤销案件引发社会关注。女子婚后一年发现丈夫隐瞒长达12年的艾滋病感染史,法院最终撤销婚姻并判决男方赔偿。这一判决不仅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向社会传递了明确信号:婚姻关系必须以诚信为基础,法律绝不会容忍故意隐瞒重大疾病的行为。
隐瞒重大疾病是对婚姻诚信的践踏。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婚前隐瞒重大疾病的可撤销婚姻。艾滋病作为传染性强、对生活影响深远的疾病,显然属于“重大疾病”范畴。此案中,男方感染HIV病毒12年却未告知妻子,无论出于何种理由,都是对配偶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剥夺。婚姻是两个人共同面对生活的承诺,而诚信是这一承诺的基石。以“形式婚姻”或“不发生性关系”为由逃避告知义务,既违背道德,也挑战法律底线。
法律判决彰显对弱势一方的保护。法院在审理中查明,女方因男方的隐瞒行为陷入焦虑抑郁状态,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尽管双方未发生性行为且婚后迅速分居,但婚姻关系本身带来的信任崩塌和心理冲击已构成实质伤害。判决撤销婚姻并支持部分精神损害赔偿,既是对受害方的救济,也是对类似行为的警示。值得注意的是,婚检机构若因双方“不生育”而省略关键信息告知,同样值得追问——预防疾病传播和保障知情权不应因个人选择而被弱化。
此案为全社会敲响警钟。婚姻不是形式,而是关乎个人健康、情感与未来的重大决定。无论是艾滋病还是其他重大疾病,婚前坦诚相待是基本责任。此案也提醒公众,婚检虽是自愿行为,但主动了解伴侣健康状况、要求完整信息披露是保护自身权益的必要手段。相关部门更需加强婚检规范的落实,避免“选择性告知”埋下隐患。
法律的判决为受害者撑了腰,但更希望此类纠纷能通过事前诚信得以避免。婚姻的真谛在于相互信任与负责,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酿成悲剧。此案过后,愿更多人明白:以欺瞒开始的婚姻,终将付出代价。( 本网成都7月31日电 童铃 东华 )
本文实习编辑: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