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率先探索算力领域立法是贵阳贵安作为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的应有担当,也为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相关立法工作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7月29日,《贵阳市算力产业促进条例》新闻发布会举行,宣布《条例》8月1日起施行。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生产要素,算力是核心生产力。近年来,贵阳贵安立足自身优势,紧抓发展机遇,算力产业发展加快推进。2022年,贵阳贵安成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中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核心承载区、全国重点打造的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贵阳贵安算力产业发展资源禀赋和先发优势凸显。
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在地方立法上先行先试,率先在全国开展算力方面的地方立法,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引领作用,对保障贵阳“数字活市”战略深入实施,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手段推动贵阳贵安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地方立法实践经验,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针对国家层面尚未明确“算力产业”定义的空白,《条例》立足贵阳实际,结合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的意见建议,首次以地方性法规形式明确“算力产业”的内涵,明确“算力产业是指围绕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软硬件研发制造、技术创新、服务应用和安全保障等形成的产业链和生态体系。”其中,第十二条细化了产业链上中下游重点发展方向,为算力产业系统性、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
为推动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建设,促进算力产业规模化发展,贵阳市人大常委会与安顺市人大常委会落实“同步起草、同步调研、同步报批、同步实施”四同步要求,采用“条例+决定”的立法模式(即贵阳市出台《贵阳市算力产业促进条例》、安顺市制定促进算力产业发展的立法性质决定)开展区域协同立法。同时,《条例》第六条提出,贵阳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与安顺市等市级人民政府的沟通联系,促进算力产业协调发展,协同开展算力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算力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算力产业配套政策措施制定等工作,推动相关产业和领域的融合发展。《安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算力产业发展的决定》也有类似的表述。
为法治护航打造全国智算产业新高地,结合贵阳贵安“智算”资源优势,《条例》第九条提出“算存一体、智算优先”的科学布局原则,要求推进数据中心建设与改造升级,提升计算力与存储力,构建通用计算、智能计算、超级计算与边缘计算协同发展的多元算力供给体系,满足差异化业务需求。
为落实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将我市算力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条例》第十一条提出,市人民政府需加强与省外算力需求集中地区的沟通合作,推动跨区域算力协同发展;同时,支持算力企业承接外地算力业务,鼓励外地算力企业在本市设立数据中心、制造基地、区域总部和运营中心,并鼓励算力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共享算力资源,提高算力资源利用率。
为降低用算成本、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了市人民政府数据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政策措施帮助市场主体、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降低用算成本,第十七条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行业大模型研发、训练和应用。同时,在符合公平竞争要求的基础上,《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规定了有关部门应当对数据中心用电、用水的合理需求予以保障。
记者 肖达钰莎
编辑:赵子滟
审核:吴亚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