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盛佳) 近日,吴江区公安局七都派出所社区民警在走访辖区某机器人制造企业时了解到,部分核心技术员工因加班费用与企业产生分歧。企业负责人担心,一旦矛盾升级可能影响研发进度。于是,民警第一时间会同“调解智囊团”,组织企业和员工代表开展调解。
员工代表提出:“我们参与的重点项目经常需要跨时区协作,加班实际时长与管理制度认定的不符。”但企业方则表示研发保密性要求高,有些加班要求无法通过系统留痕。双方各执一词,初次调解并不顺利。
既要兼顾研发的保密性,也要维护员工权益,面对高新企业特有的管理痛点,“调解智囊团”一方面多次举行碰头会,分析症结所在;另一方面,兵分多路分头与双方当事人谈心谈话。经多轮协商,双方最终达成“核心岗位加班申报绿色通道+弹性工时积分制”的解决方案,这场劳资纠纷成功化解。
七都地处苏浙沪两省一市交会地,紧贴太湖东南岸,线缆、纺织、新能源、水产养殖等产业发达,相关企业多达2万余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就有78家。随着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各类涉企矛盾纠纷的产生原因也较过去更复杂多样,对调处化解工作的专业性、合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3年底,七都派出所会同司法、综治、信访等多部门成立“调解智囊团”,由派出所资深社区民警担任团长,广泛吸纳法律专家、行业资深人士、心理咨询师等不同领域专家人才,聚焦涉企矛盾纠纷调解,特别是产业转型中衍生出的知识产权争议、股权激励纠纷、跨境技术合作矛盾等新型问题,充分发挥各方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矛盾纠纷调解服务。
“我们通过‘团长研判—靶向分流—响应小组’的工作链条,实现了从问题受理、分类交办到协同处置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智囊团团长、七都派出所社区民警沈澍润介绍,对于涉企纠纷,由身兼团长的社区民警进行初步评估,根据复杂程度分级化解:简易纠纷由派出所民警就地化解;专业纠纷,定向移交职能部门开展专业调解;重大复杂纠纷由团长发起,多部门共同参与、协同处置。
根据不同纠纷特点,“调解智囊团”动态调动法律、行业、心理等多方力量,组建专业化调解小组进行分类调解。法律专家提供法规支撑,确保调解依法依规;行业顾问剖析矛盾根源,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心理咨询师疏导当事人情绪,促进理性沟通;社区民警搭建协商平台,推动达成共识……各方力量之间优势互补,形成“专业研判+情绪疏导+多方协调”的立体化解模式,目前已累计化解涉企矛盾143起,调解成功率达98.8%。
上一篇:开展法规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