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专项资金缺少统一平台,企业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多个平台查询信息、申请补贴、报送资料,无形中增大了经营负担。如何打破“信息孤岛”,提升资金申报质效,已成为各方关切。
近期,深圳专项资金统一管理平台(又名“深圳财企通”)在市区两级全面上线,市区共121家主管部门在“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规范”下发布和受理专项资金业务,实现了政策事项“一窗汇聚”,资金申报、审核、拨付“一网通办”,打通了惠企助企的“快车道”。截至7月20日,统一平台累计发布政策事项977条,累计访问量达到121.8万次。
今年6月在市区两级全面上线 企业可“少填少报、快申快享”
专项资金统一管理平台于2024年底推广至14个市级部门,并在今年6月在市区两级全面上线。
企业无论从“深i企”“i深圳”等综合服务平台,还是各区、各主管部门的门户网站、业务系统;无论从移动端还是PC端,都能够随时随地进入统一平台。
统一平台遵循“应纳入尽纳入”原则,汇聚全市专项资金政策,打造高标准“政策库”,并连接“深i企”“i深圳”和各主管部门的门户网站,方便企业“一站式”查找政策。目前,企业仅需点击按钮,就能快速查询、动态掌握各领域政策信息,获取政策红利的便捷性和透明度大幅提升。
通过该平台可实现便捷申报。企业免注册即可登录统一平台,一个账号就能申遍全市所有的扶持政策,不用再到处找网站、记账号、报项目。同时,统一平台接入电子证照等信息,企业申报时自动带出企业基础数据和营业执照等信息,接近30项信息无需重复填写,填报难度显著降低,极大提升服务质量和使用体验。
已有2.2万个用户在平台开展申报18万余次
“有了平台之后,简化的流程和一站式操作,减少了我们在多个系统或线下点之间切换的麻烦,申报过程更流畅、集中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女士说,“只需要一个申报账户即可完成相关操作,使得账号管理简单,无需记忆或管理多个不同系统的登录信息。企业只需在一个地方就能完成所有必要操作,不易遗漏步骤,从而更顺利地完成业务办理。平台的表格字段说明、必填项提醒等细节设计到位,也减少了我们在填报过程中的困惑。”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曾先生也表示,统一平台在操作流程上做“减法”(减少环节、减少跑腿、减少账号),在信息服务和进度感知上做“加法”(增加透明度、增加便捷性、增加主动性),最终极大地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优化了用户的工作安排和整体体验。
除了中兴通讯和科陆电子,还有成千上万的企业在平台找到了心仪的政策,享受了实在的红利。目前,已有2.2万个用户在平台开展申报18万余次,累计支付资金216.7亿元。平台最“火热”的政策“2024年深圳标准领域专项资金资助奖励”浏览量已达6.05万次。
出现异常信息 平台已触发预警近千次
除了在需求端直接给企业带来利好,统一平台还在供给端构建了“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管理体系。
一是事前防控。平台通过申报主体IP等数据,可识别疑似中介信息和不具备条件的市场主体,有效防控违规申报、恶意申报等行为。平台还支持部门自定义拦截规则,保障资金安全。二是事中辅助。平台接入信用深圳、行政处罚等外部数据,满足主管部门对申报主体多维度审核需要,助力审核提质增效。当出现异常信息时,平台会向主管部门发出预警,并同步至财政、审计等监管部门,避免扶持资金违规发放,目前,平台已触发预警近千次。三是事后监管。财政、审计等监管部门可通过平台查阅历史数据,开展数据治理,为发现问题、完善制度提供支持。
深圳通过企业画像、数智赋能,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管家式”服务。一是提前发布计划。统一平台在每年年初统一公布当年政策申报指南的发布计划,企业可以先行知晓全年所有项目发布申报指南和预期受理的时间,提前做好申报准备。二是智能推送政策。统一平台根据企业的行业、规模、资质和查询习惯等数据,为每个企业量身定做“申报画像”,向企业推送匹配的政策信息,通过“电商式”咨询、“导购式”申报指引等功能,为企业申报提供科学指引和精细服务。三是赋能信息管理。统一平台还为企业打造了可用于信息管理的“工作台”,企业可在“工作台”上维护自身信息实现数据进一步复用,并全面掌握全时段申报和资助信息。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张艳丽
上一篇:吴江七都镇有个“调解智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