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律 援 助
7月17日,退役军人杨某来到漯河市司法局,郑重地将一面写有“法援秉公担道义 拥军护民为先锋”的锦旗,送到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和刘凯律师手中。这面锦旗背后是一段跨越季节的维权故事,也见证了法援力量为退役军人权益保驾护航的温暖历程。
寒冬:困境里的退役军人
2024年深冬,退役军人杨某跌入人生低谷。他拿着妻子的死亡证明前往保险公司申办理赔,但保险公司“因病拒赔”的答复,让他陷入绝望。
时间倒回不久前,他的妻子抱着一份保障的期许,于2024年10月投保“某某全能保意外伤害保险(互联网)”。可谁能料到,仅仅几天后,一场意外的车辆碰撞,让她遭遇飞来横祸。碰撞后,她突发晕厥,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救治,最终没能留住她的生命。
本该保险发挥作用的时刻,保险公司却以“因病死亡”为由拒赔。收入微薄、家人意外离世、治病负债累累,杨某陷入了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寒冬。
春日:“安心”送来希望
寒冬的凛冽尚未褪去,转机悄然降临。2025年2月,作为退役军人的杨某怀着一丝期许与忐忑,走进漯河市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启动“安心行动”响应机制,迅速指派河南永力律师事务所刘凯律师代理案件。看着杨某泛红的眼眶,工作人员说:“法律会保障您的权益,我们一起为您讨回公道。”工作人员和代理律师认真查看杨某提供的各类资料,询问事件细节,杨某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心里重新燃起了维权的希望。
夏日:证据拼图与法律博弈
从春日到初夏,法援律师开启了一场与时间、证据、法律博弈的攻坚战。律师刘凯奔赴交警部门,调取交通事故监控,视频里车辆碰撞、家人突发晕厥倒地的画面,成为“意外”最直观的注脚;跑遍医院,从急诊诊断到住院病案,以医学结论击碎“因病死亡”的借口;逐字研究保险合同,揪出保险公司未履行免责条款说明义务、核定期间超期、拒赔通知形式违规等漏洞。
庭审中,律师援引保险法、民法典,一一驳斥保险公司借口,“火化证明出具机构无死因鉴定资质,不能单独作为认定依据”“免责条款没向投保人说清楚,不产生效力”“拒赔超了30日核定期限,程序违法”……法援律师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句句掷地有声,积极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2025年6月,法院依法判决保险公司对杨某进行赔付。
启示:探索高质量涉军维权法援服务
此案胜诉不仅是12000元理赔金的给付,更是“安心行动”模式的成功验证。它揭示:法援需精准对接军人需求,建立快速响应通道;律师要做“证据猎人”与“法律斗士”,从细节中寻找法律依据维权突破口;更重要的是,通过个案传递“退役军人的权益,法治会全力守护”的鲜明信号。这起案件,为法援保护军人权益写下生动注脚,也让“安心”二字,真正走进退役军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