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丽法案的通过堪称当代美国政治经济史上最具象征意义的时刻,这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的税收与支出法案,暴露出美国统治精英面对结构性危机的方法匮乏与制度性僵化。
法案在国会两院惊险过关,参议院依赖副总统万斯打破平局,众议院以218对214的微弱优势通过。这表面是共和党的战术胜利,实质是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机遇的彻底背弃,其历史影响值得深入剖析。
法案的表决结果凸显美国政治生态的深度割裂:民主党议员全体投下反对票,共和党除零星反水外集体护航。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斥责法案为“犯罪现场”,创下八小时发言纪录。然而,这种党派对立掩盖了更深层的共识——两党精英均服务于资本逻辑,分歧仅存于利益分配的比例。共和党以“经济腾飞”为名推动企业税永久降至21%,实质将2017年减税政策惠及的财富阶层固化。年收入40万美元以上群体获得约60%减税收益,而底层20%家庭人均仅获150美元减税,却需承担医疗补助削减的生存压力。这种“劫贫济富”的设计印证了纽约时报的锐评:法案“将最大利益留给了富人”。
法案对弱势群体的系统性抛弃,暴露资产阶级对维系社会契约的冷漠。核心在于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完成阶层资源再分配。
十年内削减近万亿美元医疗补助,实施“史上最严”工作条款——要求无子女的贫困群体每月工作80小时换取医保资格,食品券申领年龄门槛从54岁提高到64岁。国会预算办公室测算,这将导致1180万人失去医疗保险,320万人退出营养援助计划,低收入家庭实际购买力因通胀侵蚀进一步下降。
对科研和教育资金的疯狂削减,意味着特朗普丝毫也不关心美国经济社会的未来。
无党派机构测算,到2035年债务占GDP比重将飙升至145%,本质是以未来世代福祉抵押当前资本收益。这种“赢家通吃、代价外包”的模式,预示着新自由主义福利解体的终局。
新能源条款的争议焦点绝非单纯技术路线之争,而是传统能源集团对产业变革的殊死抵抗。全面取消电动汽车7500美元税收抵免及风光项目补贴,转而向燃油车贷款利息提供税收减免。此举直接打击特斯拉等新能源企业。其2025年第一季度5.95亿美元碳积分收入占净利润的145%,如今面临归零风险。同时光伏项目因新增进口组件消费税,导致成本激增20%,300吉瓦清洁能源项目恐怕要搁置。
石油协会欢呼法案带来“美国能源霸权回归”,预计原油日产量增300万桶。但这使美国在清洁能源竞赛中主动认输。当中国占据全球锂电产能70%、光伏组件79%份额时,美国却为维护石油巨头的短期利益,牺牲其在新能源产业链的主导权,充分暴露出资本对技术革命的历史反动性。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公开决裂,本质是创新资本与化石能源联盟的路线决裂。作为特斯拉核心利润源的碳积分体系遭废除,直接冲击企业生存基础。SpaceX虽受益于国防预算扩张,国防部增加250亿天基导弹防御投入,但马斯克仍斥责法案为“可憎的产物”,因为被摧毁打新能源产业生态的长期价值,远超军工合同收益。
大而美法案的通过是美国制度衰朽的证明。白宫宣称减税将提振GDP增速至3%,但国会预算办公室揭露未来十年赤字将暴增3.4万亿美元。所谓“经济刺激”实为饮鸩止渴。当全球产业链重构要求技术跃迁时,美国选择补贴石油开采;当贫富差距撕裂社会时,精英加剧资源掠夺;当债务危机迫近时,政客先把代价转嫁给后来人。这种对既有利益结构的病态维护,终将把美国推入增长停滞与社会解体的深渊。一部法案,映照的是一个帝国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