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半才透露托马斯姓名?电讯报:有前车之鉴,会被起诉侵犯隐私
创始人
2025-07-05 10:45:15
0

直播吧7月5日讯 前阿森纳中场托马斯被指控多项强奸罪名,他的名字在接受调查近2年半后才公之于众。英媒《电讯报》解释了背后的原因。

《电讯报》2022年7月4日就已经率先报道英超球员因强奸被捕事件,但直至今日托马斯被控五项强奸罪及一项性侵罪后,其姓名才得以公布。

为何耗时如此之久?《电讯报》表示,英国法律虽未禁止媒体公开嫌疑人身份,但近期判例已经无形中要求编辑们如今很少在起诉前具名报道。

阻碍编辑在起诉前公开嫌疑人姓名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电讯报》解释道,尽管受害者、编辑、律师及社会活动家提出了对“不透明司法”的担忧,但过去十五年间对媒体机构而言,在起诉前公开嫌疑人姓名已成为风险极高的行为。政界乃至警方内部关于公开被捕者利弊的争论愈演愈烈。但对于希望公开嫌疑人身份的媒体来说,如今最大的顾虑来自于一项法院判决。

2022年2月,英国终审法院最高法院作出决定性裁决:受刑事调查者在被起诉前享有合理的隐私期待权。该一致裁决源于“彭博有限合伙公司诉ZXC案”[2022]。ZXC系某未具名的美国企业高管,因彭博社发布关于其分管部门涉嫌犯罪调查的报道而提起隐私侵权诉讼。法院判定,即使报道所述贪腐指控涉及重大公共利益,亦不足以压倒当事人的隐私权。

判决书明确指出:“虽非常规法条,但总体上,单纯被国家机构列为调查对象者,就该项事实及具体嫌疑依据享有合理且客观的隐私。”法院补充强调:“隐私期待权的成立通常不取决于被调查罪行类型,亦无关嫌疑人公众属性(例如涉足政商领域)。”

因可能面临巨额诉讼,媒体尝试在起诉前具名报道本就举步维艰。2018年7月,克里夫-理查德爵士就BBC报道警方搜查其住所一事赢得高等法院诉讼。这位歌手从未被逮捕或起诉,他指控BBC对2014年的搜查行动的报道构成“严重侵犯隐私”。时任BBC新闻与时事总监昂斯沃思称该判决标志着“不利于新闻自由的重大转向”,并指出事关公众知情权的“重要原则”已岌岌可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媒:美国外交政策降格为“个人... 参考消息网7月5日报道美国《国会山》日报网站7月3日发表题为《美国外交政策成了“个人秀”》的文章,作...
刚刚,政策发布,广州“买房入户... 哎!等了个寂寞! 就在刚刚,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最新版的广州落户政策。 一句话, 沿用旧政策,大专没...
《重庆市支持科技影视产业高质量... 近日,重庆市委宣传部、市电影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重庆市支持科技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激励政策》。...
原创 被... 泰国总理佩通坦在上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因一通与柬埔寨总理洪森的电话被宪法法院下令暂停职务。表面上,这...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修正4部经济特... 近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相关决定,对4部经济特区法规进行修正,集中清理妨碍全国统...
湖南电价政策有调整!8月1日起... 近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优化我省分时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铁长沙客运段发布关于K137... 本文转自【广铁长沙客运段】; 关于K1373次客车滞留东孝站的情况说明 7月2日20时28分许,金温...
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毅履... 近日,广西河池学院官网“现任校领导、党委常委”栏目更新显示,此前担任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甘毅现...
跌停!601218,连续提示风... AI医疗概念股能否崛起? 今日(7月4日),A股大盘冲高回落,盘中一度逼近3500点。截至收盘,沪...
创投观察:政策红利收实效 创投... 随着上半年创投市场关键数据陆续发布,行业人士对市场回暖的认知已从主观感受转向客观数据支撑。 执中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