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充电宝召回潮的影响仍在持续。
6月中上旬,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充电宝电芯问题合计召回超120万台产品。随后,多个头部充电宝品牌被卷入其中,“充电宝安全问题”频上热搜。
6月26日,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通知发布后迅速引发网友热议:充电宝的3C标识掉落了能不能带上飞机?3C标识磨损了怎么办?自行购买、粘贴3C标识会面临什么法律后果?
伪造冒用3C标识或面临刑事责任
民航局的一纸禁令,让许多人开始研究充电宝的3C标识。所谓3C标识,即一款产品通过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下称3C认证)的标签。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3年3月14日发布公告,要求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3C认证证书和标注3C认证标志的充电宝,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3C认证标志
这也意味着,2024年8月1日前的充电宝产品,很可能没有通过3C认证,更没有3C标识。近期不少网友发现,网购平台出现了销售3C标识贴纸的卖家,还有印刷厂表示能接单防伪标签印刷。部分网友也“蠢蠢欲动”,打算购买3C标识自行贴到充电宝上去,以期蒙混过关,减少充电宝报废。
相关3C标识卖家的截图。
但其实,贴上就能“浑水摸鱼”的诱惑潜藏着严重的法律风险。根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公开资料,3C标识属于国家专有的证明性标记,由获得授权的认证机构负责统一印刷制作和发放,普通商家、厂家没有销售、生产资质。购买3C标识,需要3C认证证书持有人向3C标识发放管理中心提出申请,经核准后方可购买。因此,没有获得授权、制售3C标识的行为涉嫌违法。
对于销售者而言,广东合邦律师事务所律师肖锦阳解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八条、第五十三条规定,销售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对于购买者而言,如果自行购买了假3C标识并贴到充电宝上,贴有假3C标识的充电宝存在安全隐患引发事故,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害的,充电宝所有者还需承担相应的侵权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7月1日,记者在多个网购平台以“充电宝贴纸”“3C标签”“CCC贴纸”等多种关键词检索,发现此前被许多网友截图的卖家或商铺大多下架,已无法搜出相关结果。
如何辨别充电宝3C标识是否正规
另一方面,获得3C认证的产品,商家对3C标识的使用也各有不同:有的粘贴在产品表面,有的刻印在产品本体上,有的甚至是印刷在产品外包装。网友不禁疑惑,哪种3C标识才是正规的?贴上去是否就是伪劣商品?
网友晒出自家充电宝上3C标识的不同使用方式。
肖锦阳解释,充电宝的3C标识以贴纸形式存在,不意味着未通过3C认证。正规的3C标识是由原厂贴标、带有防伪码。只要贴纸清晰无破损,且标有容量、功率等完整信息,通常是被认可的。
按照《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要求》的规定,3C标识的标注位置通常分为四类:标准规格的3C标识加施在产品外表面的明显位置或规定位置上,即常见的贴纸状;印刷/模压的3C标识加施在产品外表面或铭牌的明显位置,图案应清晰、完整、独立;电子标注的3C标识在产品的集成屏幕上以电子方式显示;受产品形态、体积等限制,不能采用前三种方式的,应在产品的最小销售包装或随附文件中加施3C标识,即包装盒或说明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