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4月,广东经济在复杂变局中交出了一份“韧性答卷”: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制造业增长4.1%,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6.0%,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数据背后,是广东经济在风浪中淬炼出的“硬核实力”。
今年以来,“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激活消费市场,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技改投资,新兴产业逐步成为稳增长新引擎,各项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经济并未被动“防守”,而是在风浪中成长、在挑战中跃升。
勾勒“韧性曲线”
经济大省“挑大梁”。广东以占全国1/10的经济体量,成为稳定全国大盘的“定海神针”。今年以来,广东经济正以“稳”的定力、“进”的魄力,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韧性曲线”。
韧性来源于平稳增长的工业生产。今年前4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其中制造业增长4.1%。重点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7%,汽车制造业增长7.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7.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0%。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2.9%、36.4%、48.6%。
韧性来源于风暴下依然勇敢突围的对外贸易。尽管外部“关税战”压力加剧,广东却以“主动出击”姿态化解风险。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近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广东外贸同比增长4.9%,增速快于全国2.5个百分点。
外贸活跃度,直接拉动了运输市场活跃度。今年1—4月,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1.5%、4.3%。仅4月份,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2.8%、4.4%,其中,铁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16.4%、21.7%。特别是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大增6.0%。
韧性来源于稳健增长的居民消费。今年1—4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0.0%,其中4月份同比增长31.9%,连续两个月增速保持在30%以上。
破浪“三重底气”
第一重底气是信心。全球经济风云变幻,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信心就是“灯塔”,为前行注入“笃定”。今年以来,全球采购商齐聚第137届广交会觅商机,百万英才奔赴南粤大地追逐梦想……仅4月,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7.1%、10.4%,其中,民航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9.9%、13.3%,人们用“真金白银”“用脚”为广东经济投下“信任票”。
第二重底气是政策。一套漂亮的政策“组合拳”是经济航船的“定海锚”。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广东“烟火气”更浓。1—4月,广东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9.5%、44.0%、46.8%、60.6%、29.2%,其中4月份同比分别增长25.7%、86.9%、65.4%、123.5%、156.9%。
第三重底气是创新,也是经济航船的永不停歇的“动力桨”。从投资数据中,就可以看出广东撬动产业转型、创新升级的密码。1—4月份,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8.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6.5%;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24.2个百分点。
我们也能看到,同期工业投资占比达37.6%,其中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0.8%、6.5%;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6.0%,占工业投资比重35.5%,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投资数据“一升一降”的变化中,“广东创新”正以“新质动能破局、技术迭代开路”的姿态重塑全球产业版图。
编辑:王智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