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国家医保局在全国范围开展药品追溯码采集应用试点工作。2024年11月初,针对某药品追溯码重复报销情况在局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对46家定点医药机构进行了公开问询,迈出了应用追溯码开展医保基金监管的第一步。
今天,我们就追溯码这个新事物一起来聊一聊。
什么是追溯码?
药品追溯码就是每盒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它记录了药品从生产到流通的全过程信息。通过扫描追溯码,可以查询药品的生产企业、批次、有效期等详细信息,确保药品来源合法、质量可靠。
为什么要扫追溯码?
扫追溯码有什么用呢?
①源头可溯。若某批次药品出现质量问题,相关部门可迅速定位生产企业,及时召回问题药品,防止扩散。
②流通透明。记录药品流通过程中的各环节信息,从生产到销售终端一目了然。这有助于防止假药、劣药混入供应链,发现异常可及时调查。
③用药安心。患者是药品使用的最终环节,药品追溯码也为患者提供了可靠的用药保障。患者可以通过扫描药品追溯码,了解药品的基本信息和真伪情况。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能更加放心地使用药品,不用担心买到假药或者过期药。
此外,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追溯码提供的信息也有助于医疗机构和药品监管部门快速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使用追溯码的现在,转卖医保药品就相当于在药盒上贴上了自己的身份证,卖出去的每一盒药,在医保大数据监控下,都会原原本本成为卖药人违法犯罪最直接的证据,无所遁形!
同时,今年7月1日起,全国所有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结算。
为什么不能购买药贩出售的药品?
①假药害人——治病不成反要命。“回流药”中可能混杂假冒伪劣药品,有效成分不足甚至含有毒害物质。患者使用后不仅无法治病,还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②错药伤人——吃比不吃更可怕。有的药贩子在拆解重组“回流药”过程中,剂量规格、药品种类往往产生混淆。小孩吃了成人药会有生命危险,需要促进血液循环的患者吃了凝血药更可能会直接丧命。
③过期药误人——药效尽失误病情。 回收的药品可能已经过期或储存不当导致变质,有效成分降解失效。患者使用这类药品,轻则延误治疗,重则导致病情恶化。
追溯码怎么查询?
可使用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或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验码。也可到支付宝“码上放心”模块进行查询。
查询结果可分为四种情况:
情况1:“未查询到产品销售信息”,建议等两天再次扫码,如还未出现,说明售出机构未扫描该盒药品上的追溯码,可向售出机构或有关部门反映。
情况2:“查询到仅有1次销售信息”,如确为本人购买的,说明该药品合法合规。
情况3:“查询到仅有1次销售信息”,如非本人购买,说明该药品此前已被出售过,极有可能为“回流药”“串换药”或假药,消费者可举报并拿着销售小票和药盒向售出机构索赔。
情况4:“查询到有2次及以上的销售信息”,说明该药品此前已被出售过,极有可能为“回流药”“串换药”或假药,消费者可举报并拿着销售小票和药盒向售出机构索赔。
小贴士: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使用医保部门以外的软件或APP扫描药品追溯码,得到的信息并不是该药品的医保销售结算信息,不适用于上述方法和结论。
来源 | 奉贤医保
编辑 | 徐冰冰 陈嘉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