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滥用敲响法律警钟,律师:AI不应成为谣言工厂
创始人
2025-03-14 15:48:34
0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田甜 杨昱 项炜 视频 刘文)

当AI技术与流量狂欢相遇,一张由代码编织的谣言网络正在侵蚀公共秩序。近日,浙江公安查处一例AI造谣“顶流明星澳门豪赌”案,引发社会关注。

长沙是否有类似案例?滥用AI技术犯罪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后果?3月14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3月10日,社交平台爆出“顶流明星境外豪赌输光十亿身价”的爆炸性消息,话题在5小时内登顶热搜,累计阅读量突破8亿次。随后,多名“顶流”明星相继发表声明,撇清关系。

浙江网安部门溯源发现,这条引发舆论海啸的信息出自36岁的徐某强之手。该网民利用平台AI生成功能,通过拼接“顶流明星”“境外赌博”“天价赌资”等敏感词炮制谣言,短短半天内制造出上百个衍生话题。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其处以8日行政拘留,相关报道犹如一盆冷水,浇醒了沉溺于技术狂欢的投机者。

面对AI技术滥用新趋势,长沙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暂未发现本地利用AI技术造谣案例,一旦出现类似案例,将实施典型打击。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相较于浙江日均百万级的AI应用基数,中部地区技术渗透存在滞后性,但伴随AI工具普及,同类案件可能呈现爆发态势。

对于滥用AI技术犯罪的行为,湖南万和联合律师事务所李健指出,现行法律框架已为AI技术滥用的违法行为划出红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即便使用智能工具,只要存在主观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最低面临5日拘留。若谣言涉及国家安全等特殊领域,更可能触犯刑法面临刑事追责。AI本是服务社会的工具,绝不能异化为谣言工厂。”李健特别提醒自媒体从业者,部分平台提供的“智能热点生成”功能暗藏法律风险,需谨慎甄别。

AI技术滥用敲响法律警钟,维护清朗网络空间不能仅靠事后追责,更需要平台完善技术审核、网民提升媒介素养、立法加快跟进的多维共治。

毕竟,在AI重塑信息生态的今天,我们既要享受技术创新红利,更要守护好社会秩序的底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律师如何修炼客户情绪承载能力 最近跟律师同行交流的时候,提到了一个表达“客户情绪承载力”,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意思,比“共情”更精确...
积极协调妥善化解返水纠纷 11月20日晚,顺义区怡馨家园第一社区有居民反映,家中卫生间污水外溢,已向物业报修,推测是单元楼的主...
OpenAI:法院已经对诉讼有... OpenAI:法院已经对诉讼有全面的掌握,这很重要。回应包括Adam精神健康方面的事实。
姜子华:小米“雷氏营销”的法律... 近期,雷军的“雷氏营销”模式面临信任危机,网友发起“炸雷行动”进行抵制,如“16.8亿种驾驶模式”“...
因买卖合同纠纷,西屋电气起诉安...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浙江西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开庭公告,案由为“买卖合同纠纷”,原告为浙江...
因侵害商标权纠纷,开心文化起诉...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州开心文化图书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开庭公告,案由为“侵害商标权纠纷”,原告...
因承揽合同纠纷,太原市佑安机电...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太原市佑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新增一则开庭公告,案由为“承揽合同纠纷”,原告为太...
因买卖合同纠纷,开心文化起诉武...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州开心文化图书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开庭公告,案由为“买卖合同纠纷”,原告为...
因买卖合同纠纷,德耐尔起诉四川...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德耐尔节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开庭公告,案由为“买卖合同纠纷”,...
因装饰装修合同纠纷,陈煌森起诉...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陈煌森新增一则开庭公告,案由为“装饰装修合同纠纷”,原告为陈煌森,被告为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