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周桐宇:建议优化个人征信修复制度,允许申请缩短不良征信记录年限
创始人
2025-03-11 00:51:45
0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出台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构建统一的信用修复制度。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威达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桐宇关注个人征信修复。她认为,近年来中国个人征信体系快速建设发展,截至2023年末,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累计收录11.6亿自然人及1.3亿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征信信息。但我国个人征信修复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仅有针对失信主体名单和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修复的相关规定,针对个人征信修复仍缺乏细则。

周桐宇建议优化个人征信修复制度,重新审视不良征信记录年限,出台征信报送口径放宽阶段性政策。

▲资料图 据IC photo

问题:

征信投诉呈现上升趋势

滋生大量信用修复灰产

周桐宇指出,近年来征信投诉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历史、短期的逾期征信记录上。以重庆为例,2020年前重庆地区与个人征信有关的投诉仅几十件,2021年上涨至400多件,2023年上涨至900多件,2024年上涨至1400多件。

她提到,以辖区内某代表性消金机构为例,接收到的征信投诉案件中,94%的投诉集中在历史、短期的逾期记录上,并且客户平均逾期时间较短,平均在12个月以内。其中20-35岁的投诉群体占比达到52%。从能识别出职业信息的投诉客户来看,也主要集中在个体经营者、蓝领、普通上班族等需要金融服务重点支持的薄弱群体,占比高达95%。

周桐宇认为,一些因为临时的、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历史逾期的消费者,在不良信息保存记录的5年期限内,难以重新获得优质信贷供给,这一方面不利于更好发挥消费信贷促消费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滋生大量信用修复黑灰产,损害社会公众财产及个人信息安全,也增加监管应对负担。

建议:

重新审视不良征信记录年限

推动完善个人征信修复细则

基于上述问题,周桐宇建议有关部门重新审视不良征信的记录年限,针对违约行为终止且已经按时履约的群体适度放宽。

目前《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她建议针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群体,允许申请缩短不良征信的记录年限,“比如当用户正常履约还款超过半年及以上,允许申请取消2年以前的历史逾期违约信息,从而有机会重新获得低利率的优质信贷供给,更好地保障生活。”

另外,周桐宇还建议出台征信报送口径放宽的阶段性政策,针对小额、短期的非恶意逾期违约行为予以豁免。她认为,目前中国正处在提振经济、促消费的时期,不少群体可能产生临时的资金周转问题。

周桐宇介绍,疫情期间央行曾出台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个人经接入机构认定后,相关逾期记录可不上报,她建议延续性出台为期1-3年的阶段性政策,允许金融机构基于自身情况决定对用户逾期行为的容差政策,给予用户一定宽限便利。

针对打着“征信修复”的幌子,以付费服务、代理维权、虚假培训为手段的黑灰产,周桐宇建议持续加大信用修复黑灰产的打击力度,同时推动完善个人征信修复的法规细则,借助规范化、体系化的行业监管及试点开展,全面挤压黑灰产的生存空间。

律师说法:

个人征信影响企业经营

优化修复机制有利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长期关注信用修复议题的北京中银(临沂)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晓凯律师对红星新闻表示,个人征信修复不仅关系消费者的个人生活,也影响着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发展,“不管是个体工商户还是有限公司,如果征信在银行里面有过逾期,最起码5年之内是没有办法贷款的。”

朱晓凯称,在业务实践中,企业主的个人征信与企业信用存在一定程度的“绑定”,企业贷款要求法定代表人甚至其配偶签字,“原本有限公司承担有限责任,但实际上成了个人连带责任,等于是家庭跟公司绑定了

除了个人征信对企业融资的影响,朱晓凯还表示,在目前的信用修复流程上,也存在缺乏规范流程的问题。法院有的是判决人民银行恢复,有的是判决基础银行去恢复,没有统一的办理流程。相比之下,与行政处罚相关的信用修复则明晰许多。2021年7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印发《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的通知”,其中对受理情况、办理期限、申诉流程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朱晓凯认为,完善个人征信修复机制,将有利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朱晓凯说,对于中小微企业,征信逾期记录无法及时修复,可能导致企业融资渠道断裂。

四川瀛领禾石律师事务所柳星宇律师表达了同样的担忧,他表示,自己近几年经手过不少案例,都是当事人因为小额逾期导致网络贷款、信用卡出现逾期,财务状况因此恶化,进而影响到房贷、经营贷等,最后变成一个必须要在法院解决的司法案件。“这样的案件增多,实际上占用了宝贵的司法资源。”

柳星宇认为,通过对失信行为进行分类、分级处理,有望鼓励行为人在履行信用义务时注意自身信用。“从制度上避免行为人陷入一个因为信用不良,而不断进行拆借的恶性循环。”

红星新闻记者 周炜皓

编辑 郭宇 责编 官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富邦科技:严格遵循数据安全法等... 证券之星消息,富邦科技(300387)11月25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学法律,原来可以从事这么多职... 对法律感兴趣,但是不知道未来如果选择学习法律,可以从事哪些行业?学法一定要出庭打官司吗,如果自己并不...
矛盾“疙瘩”巧化解!海南白沙公... 如何在一桩看似普通的纠纷中,既守住法律的底线,又传递执法的温度?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公安局桥南派出所...
数字遗产继承难题待破解,法官:... 数字遗产管理的实践困境与治理路径,成为司法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11月25日,在第四届遗产管理人高质量...
问策碳双控 专家建议政策协同施...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一鸣 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南平市人民政府主办,...
新闻多一度 | 致癌物超标90... 近日,“廉价首饰致癌物超标9000多倍”一事引发关注。据央视新闻,广州一家饰品批发市场的一副耳钉样品...
法律与青春的对话,常德市第六中... 11月24日下午,常德市第六中学直录播教室里迎来了一位特别的教师。学校法制副校长、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
欧冠-埃斯特旺德拉普进球 切尔... 北京时间11月26日凌晨4点,2025/26赛季欧冠联赛小组赛阶段第5轮在斯坦福桥展开焦点对决,切尔...
山东男子中奖1000万,妻子起... 一张价值千万的彩票,本该成为山东德州苑女士婚姻幸福的助推器,却成了夫妻感情的试金石,短短数月便将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