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率并非越低越好
创始人
2025-03-10 18:09:39
0

北京商报记者 廖蒙

“适度宽松”定调不变,降准降息箭在弦上,楼市股市要稳中向好。随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25年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基调,并再次提到适时降准降息,市场对于后续政策走势有了更多期待。

在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管涛眼中,重提“适度宽松”实际上是对前期支持性货币政策的确认,但方向仍然是要进行逆周期调节。宏观政策实施的力度与节奏如何把握?如何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针对诸多热点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市场抢跑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实际等于帮央行完成降息操作

关于2025年货币政策,报告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便利度。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对前几年货币政策操作的确认。”管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管涛指出,若与国际的货币政策框架对标,2011—2024年间,中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该属于中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但自2010年开始,中国经历了超长周期的降准降息。这次重提“适度宽松”实际上是对前期支持性货币政策的确认,但方向仍然是要进行逆周期调节。

管涛表示,报告中明确提到要保持流动性充裕,要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将推动物价合理回升作为当前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这些均指向货币政策是偏宽松的。

2024年末流动性宽松预期下,金融市场率先反应。2024年12月初,长债收益率持续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历史性地跌破2%。在同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继开展之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一度跌至1.6%附近。

在管涛看来,监管提出“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后,市场利率加速下行,市场抢跑适度宽松,实际上等于市场帮助人民银行完成了降息的操作。“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环境还是复杂严峻的,内外部都有很多不确定性,货币政策要兼顾长短期目标、稳增长和防风险以及统筹内外部均衡,这就在提高政策传导效率方面,对货币政策的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涛说道。

管涛表示,人民银行在2024年末针对股市创新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均属于内嵌式的逆周期调节工具。下一步,人民银行一方面要鼓励更多的机构参与,另一方面要不断地优化相关的政策,提高两项工具使用的便利性。楼市方面,除了完善前序保交楼和房企纾困方面的相关政策工具外,今年报告提出允许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和专项资金,进行土地和存量商品房的收购,该部分后续可能会有配套的金融支持政策出炉。

降息的主要条件不是看汇率

政策利率并非越低越好

随着报告明确2025年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基调,并再次提到适时降准降息,市场对于后续政策走势有了更多期待。

近年来,在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的背景下,我国融资成本明显呈现下降趋势。但在多重因素考虑下,政策利率并非越低越好。针对这一情况,管涛结合我国融资结构进行了解释。

“美国实施零利率量化宽松,是因为其融资结构以直接融资为主,美联储降息可以通过债券和股票市场传导出去。而中国融资结构以间接融资为主,占比超过七成,货币政策的利率政策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去传导。这一模式下,银行信贷渠道传导受到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双重约束。需求端考验市场主体投资和消费的意愿,并非利率越低,大家就越愿意贷款;供给端不一定是人民银行的货币紧缩,还要考虑银行的净息差。”管涛表示。

管涛指出,净息差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如果政策利率下降过快,银行净息差过窄,一方面会影响银行内源性的资本积累,进而影响信贷扩张;另一方面,一旦净息差和不良贷款比例出现倒挂,意味着信贷业务不足以覆盖它所承担的风险,就会抑制银行放贷的积极性。

金融市场的传导效应下,政策利率下行伴随着净息差收窄,2024年全国商业银行曾经三个季度出现净息差与不良贷款比例持续倒挂,尤其是中小银行这种情况出现得更早。管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金融市场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银行净息差与不良贷款出现倒挂后,由于银行放贷的积极性下降,增加了安全资产的配置需求,加速了国债收益率的下行。

再看备受瞩目的2025年的第一次降息何时能落地,管涛称:“在财政全面发力,且中央要求出台实施政策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的情况下,3月份央行降准降息还是很有希望的。”

三大逻辑支撑汇率走强

平常心看待波动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适时降准降息”之外,稳汇率近期也被金融监管部门频频提及。报告指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2024年末至2025年初,市场总体对人民币是偏悲观的,还有传闻说部分个人用户在2025年初迅速将5万美元购汇额度全部兑换并用于购买外币理财产品。从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25年1月银行结售汇的逆差较大,甚至创下2022年本轮汇率调整以来逆差的新高。”管涛表示。

但市场的快速变化,再一次展现了人民币汇率的韧性。1月20日,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先后对中国施加了两轮关税。在外部打压遏制不断升级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然保持在7.3关口上下波动,且整体呈现升值走势。尤其是全国两会期间,涨幅明显,双双升回7.24以内。

根据Wind数据,截至3月7日20时40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2344,年内升值0.89%;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234,年内升值1.41%。

究其原因,管涛从三方面进行了分析。管涛认为,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震荡走强主要源于三大逻辑:一是国内经济复苏超预期,春节文旅消费回暖、《哪吒2》创全球票房纪录等现象级事件,叠加DeepSeek、杭州“科创六小龙”等新经济标杆的崛起,显著改善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复苏质量的认知,提振了境内外投资者对于中国资产重估的预期;二是特朗普政府升级经贸摩擦,叠加近期一系列经济数据疲软,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导致美元指数从110高位回落至104下方附近;三是人民银行有效引导市场预期,频频发声和调控,释放了较强的汇率维稳信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贬值恐慌情绪。

管涛进一步提醒市场参与者,后续人民币汇率走势还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若防范化解外部冲击应对得当,人民币汇率中枢有望偏强。要平常心看待汇率的波动,按照人民银行的说法,汇率测不准是必然,双向波动是常态,单边押注人民币的涨跌都是不可取的。

来源:北京商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兰世立道歉后称起诉金龙鱼!益海... 因称金龙鱼“运油以后连清洗都不清洗”,湖北前首富兰世立日前被判向金龙鱼公开道歉,而后突然“翻脸”向金...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三周年 多元... 经济参考报记者 陈涵旸 罗逸姝 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迎来正式实施三周年。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
要背锅了!美军曝出重磅丑闻,泽... 当地时间2025年11月22日,美国前中情局分析师约翰逊爆料称,“美国当局正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展开...
党建引领聚合力!成都双流为网约... 11月25日下午,成都市双流区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四川省律师协会公益法律服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公益委”...
四川拟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如...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一头连着未成年人的未来与家庭...
富邦科技:严格遵循数据安全法等... 证券之星消息,富邦科技(300387)11月25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学法律,原来可以从事这么多职... 对法律感兴趣,但是不知道未来如果选择学习法律,可以从事哪些行业?学法一定要出庭打官司吗,如果自己并不...
矛盾“疙瘩”巧化解!海南白沙公... 如何在一桩看似普通的纠纷中,既守住法律的底线,又传递执法的温度?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公安局桥南派出所...
数字遗产继承难题待破解,法官:... 数字遗产管理的实践困境与治理路径,成为司法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11月25日,在第四届遗产管理人高质量...
问策碳双控 专家建议政策协同施...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一鸣 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南平市人民政府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