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宋宁华)一天的工作结束,塘桥街道司法所值班律师小杨整理好当天的工作记录准备离开,这时一位穿着西服的年轻人匆匆走进服务大厅,站在24小时法律服务机器前操作起来。不一会儿,他用手机扫了扫机器上的二维码,转身告诉小杨,“我就是赶过来用机器下载一下文书,已经下载好了,谢谢你们提供的方便”!
这个24小时“不打烊”的“法律专员”来自塘桥街道的宝藏小机器。“老百姓身边的法律顾问——智能法律服务”,则是塘桥街道24小时法律服务机器的首页语。
原来,塘桥街道积极创新法律服务方式,依托“人工智能公共法律服务终端”,将数字化建设与法律服务有机结合,利用信息技术让群众获得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该终端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整合了12348法网所有面向公众的法律服务内容,包含法律援助、公证服务、普法学法、视频咨询、法务地图、赔偿计算、司法鉴定等模块,为群众提供365天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
记者了解到,这个法律服务机器内容强大、功能丰富、适用范围广,智能全面的服务和简洁活泼的界面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上班时间不方便来咨询的上班族,可以在下班后自主选择法律服务类型。最受欢迎的法律文书板块更是将免费的个性化定制化法律服务做到了极致,市民只需在机器上输入具体信息,系统便可智能生成文书,用手机扫码功能扫一扫下载即可,为群众节省了许多时间成本。
在为群众提供全面便捷服务的同时,法律服务机器也增强了司法所的专业力量。机器终端不定期更新,最新的法律文本、最权威的法律解读等都能第一时间送到基层法律服务人员身边,增强了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助力基层法律服务机构为群众提供更及时更优质更全面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