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涉滑雪纠纷案件中,八成是初学者,三成受害人构成伤残。昌平法院12月19日发布,涉滑雪运动案件中,超过90%是滑雪中碰撞导致的侵权纠纷,有六成案件中滑雪场所的经营者被判承担责任。
滑雪中相撞/来自网络
苑某和杨某都是未成年人。2021年2月15日,苑某在滑雪场的中级雪道横向滑行时与从上而下滑行的杨某相撞,造成苑某下肢开放性损伤。苑某认为,杨某没有及时避让导致自己被撞伤,于是起诉索赔。
昌平法院小汤山法庭庭长冯玉国介绍,滑雪规则中明确,滑行者在雪道内停止、横穿、拐入时,应当以从上向下滑降的人优先。本案中,杨某自上而下滑行,苑某以较快速度自右向左横向大幅度滑行,导致杨某无法预知及避让,因此苑某对自身损害的发生应当承担全部责任。综合监控视频也可以看到,没有证据证明杨某对苑某的损害发生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因此杨某对苑某的损失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滑雪初学者/来自网络
2018年到2023年,昌平法院共审理涉滑雪运动案件32件,9成以上是滑雪运动中碰撞、摔伤导致的侵权纠纷。冯玉国介绍实践中,涉诉案件受害人80%为滑雪初学者,以90后、00后的年轻人居多,从事滑雪运动通常不超过两年。大部分在没有接受专业指导或者训练的情况下进行滑雪,导致自身受伤或撞伤他人。其中,有30%的案件受害人伤情较重,造成足部、腿部、臀部等骨折,经鉴定构成伤残。
滑雪中受伤/来自网络
另一起典型案例中,闫先生在去年1月10日滑雪时,撞上雪道左侧的配电箱,导致上颌骨骨折。他认为雪场配电箱位置不合理,于是起诉要求赔偿5万多元。
昌平法院小汤山法庭法官慕寿成介绍,滑雪场没有对涉案配电箱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或者对配电箱四周进行妥善包裹,也没有与雪道进行物理隔离,最终造成闫先生损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闫先生在中级道末段刹车转向时撞向配电箱,这个位置不在雪道或常规通道上,闫先生也应当对自己的摔伤后果承担一定责任。最终,法院酌情确定滑雪场承担50%的责任,赔偿闫先生医疗费等6000多元。
滑雪中受伤/来自网络
昌平法院的统计显示,有六成案件中,滑雪场所的经营者或管理者被判承担责任,所负责任比例在10%-95%之间。一些滑雪场的场地质量不符合相应标准,比如雪道结冰、坑洼等;有的安全设施不健全,比如没有在事故易发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危险路线缺乏有效的防护屏障等。此外,有的滑雪场监管救援不到位,比如没有配备专业的安保人员进行雪场巡视,事故发生后救助不及时导致滑雪者伤情加重。
昌平法院提示,滑雪运动意外伤害的发生具有瞬时性,当事人要第一时间拍摄现场照片,并且报警处理,同时向滑雪场进行事故登记,调取场地监控录像,固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和具体原因,利于后续明确责任划分。
记者 戚天
来源:北京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