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白波)中国贸促会昨天在京发布《中国商事调解年度报告(2022—2023)》。这是我国首部体系化阐释中国商事调解发展情况的全面型报告。
报告全面总结我国商事调解年度发展现状,系统分析当下商事调解面临的关键问题与挑战,并对商事调解未来发展路径提出建设性意见。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贸促会调解系统共受理商事调解案件12509件,较上年增长31.3%,标的额105.3亿元。
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级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诸多与商事调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商事调解组织数量迅速增长,截至2023年9月1日,国内已登记设立的独立第三方商事调解组织约为223家。
司法部调解理论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主任廖永安介绍,目前国内商事调解组织主要以民办非企业单位为主,且70%以上成立于2022年至2023年间。同时还有大量商事调解组织未单独进行登记设立,内设在工商联、商协会、律师协会及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中。
同济大学法学院院长蒋惠岭说,国内新成立的商事调解组织存在案件受理数量较少、业务分布范围小、国际化服务水平待提高等问题。目前的市场环境也未形成驱动商事调解组织发展的激励机制,商事调解市场化色彩不足,缺乏商事调解组织发展的根本动力。
报告从商事调解组织发展、职业化发展、市场化发展以及商事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商事仲裁与调解相结合、商事调解立法等方面,对当前商事调解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