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人民调解协会揭牌暨人民调解员颁证表彰仪式在深圳市人民调解协会会议厅隆重举行,为深圳市首批21名二级人民调解员颁发等级证书,其中,大鹏新区政法办公室的姜坤德入选全市“二级人民调解员”。
2021年,姜坤德来到新区政法办,在群众诉求大厅担任人民调解员。从2013年开始从事调解工作以来,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姜坤德的身影,被群众亲切地称呼为“小姜”。
截至目前,姜坤德共调解矛盾纠纷14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没有一次和群众红脸、争吵,没有受到一次群众投诉。因工作突出,姜坤德先后获司法部“专项活动表现突出个人”“深圳市先进人民调解员”“大鹏新区优秀人民调解员”等荣誉称号。
“当一名调解员很有成就感”
1月3日,新年刚过,但这一天对姜坤德来说,照旧还是很忙碌。
“和群众打交道是个技术活,掌握不好沟通交流的方法就容易出现冷场甚至群众情绪紧张的局面,从而影响到工作的开展。所以,想做一名优秀的人民调解员,第一课就是要在沟通交流的方法上下些功夫,而待人真诚,是我和群众打交道的秘籍。”姜坤德表示。
2023年5月,信访群众来到群众诉求大厅,刚到就发起了脾气,“快点帮我解决,再不给我解决,我今晚就住在这里了!”李某怒气冲冲地说道。
经了解,李某在驾驶电动自行车经过未盖井盖的水井时不慎摔倒,导致手腕骨折。李某伤势刚一好转,就多方反映问题,但是一直没找到责任方,由于要养伤,李某的工作也丢了,李某到处投诉。姜坤德接案后多方寻找,最终帮助找到责任方,并多次协调化解,经过半年多的跟进,最终成功帮助李某获取赔偿,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又寻找社会资源帮助,成功帮助李某找到了一份工作。
在葵涌工地打工的蓝某,在工地受工摔伤后鉴定四级伤残,夫妻二人生活陷入困境,蓝某的妻子刘某只有初中文化,经老乡指导,前来群众诉求大厅求助。这宗信访案件,姜坤德跟进了7个月,向相关部门申请调解、申请救助基金、申请法律援助等,并联系在外地的女儿女婿建议子女关心帮助在深圳打工的老两口。2023年7月,刘某特意赠送锦旗致谢,她说“我的事情对于你们来说不算是很大的事情,但对于我们这种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工,实在是帮了大忙,帮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解决了问题,拿到了钱。”
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虽然十分烦琐,但姜坤德却始终将调解当成一件乐事。在他看来,“老百姓的事无小事。”他介绍,许多矛盾纠纷往往都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但如果调处不及时,就可能会酿成大的矛盾纠纷,甚至走向激化。“无论大的或小的纠纷,最终能够帮群众解决他们的问题,我就觉得很有成就感。”
“小调解”中注入“大服务”
“阿姨,稍等一下”“阿叔,别着急慢点讲,先坐一下,有问题我们及时解决……”
在大家眼中,姜坤德是个待人真诚的人,办起事来有板有眼,接待信访群众时总是亲如家人。在接访中,他从不轻易打断信访人的诉说,从不与信访人红脸,总是面带微笑、认真倾听,以真情拉近与信访人的心理距离,抽丝剥茧,层层切入,分析案情。
2022年9月的一天,57岁的刘某来到群众诉求大厅信访,他怒气冲冲地说,因为公司提供的食用水、食用油有问题,导致他得了尿毒症,从而无法继续工作,被公司辞退。姜坤德接访后,第一时间安抚信访人的情绪,经过多次沟通,发现刘某常年一人在深圳打工,儿子在读大学,妻子则在老家。
刘某一向身体健康,面对突如其来的“尿毒症”难以接受,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选择了隐瞒病情。此时,来到群众诉求大厅的刘某,不仅承担着失业的压力,还要独自每周数次往返医院去透析,承受病痛的折磨,因此脾气非常暴躁,在这种情形下,他怀疑自己的病症是公司提供的食用水、食用油造成的。
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姜坤德先是与刘某签订劳动合同的公司取得联系,经过调查核实后,发现刘某认为的导致其生病的食用水、食用油是其自己购买,原来刘某是一名保安员,由于工作位置偏远,因此刘某和另外3名同事一起雇用了一位阿姨每日为大家做饭,而其日常的食用水、食用油都是大伙一起购买,并不存在问题。那刘某为什么投诉公司呢?原来,刘某的“心病”在于自己刚检查出来尿毒症,就被公司辞退了。姜坤德找到了刘某所在的保安公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刘某道歉,并解释确实是担心刘某的身体无法胜任工作,按照法律法规做出了相应的经济补偿后,刘某和公司和解。
然而,姜坤德对信访人的关心和帮助还没有结束。他先是帮助刘某在一家公益基金会申请到大病医疗救助后,又给刘某的儿子和妻子先后电话、微信沟通,向刘某家人讲述了刘某的病情以及现状,取得家人理解后,又帮助刘某申请当地的低保,和当地的医院取得联系,经过长达几个月的帮助,最终刘某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回家后的刘某,真诚地在微信上向姜坤德表示感谢。
姜坤德将日常的调解服务变为系统的、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在“小调解”中注入“大服务”,帮助群众疏导情绪、寻找各类社会资源的帮助,不仅让一宗宗纠纷得到彻底的化解,还让纠纷的当事人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心与帮助。
三年多来,经他调解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矛盾纠纷有 200多起。这只是登记在案的一部分/事实上,他每天还调解了许多没有正式登记的矛盾纠纷。多的时候,一天能调解 5起纠纷。
姜坤德说,作为一名调解员,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的群众,遇到纷繁复杂的纠纷,但是他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调解工作,每当一宗矛盾纠纷化解完毕后,看到当事人的笑脸,他内心充满了成就感,他也找到了自我价值。
【撰文】王婷
【通讯员】郭晶晶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