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顾大明魏丽娟记者姜振军)近日,一对父女因为纠纷竟对簿公堂,盐城建湖法院的法官没有一判了之,而是从人性角度出发,多次组织各方调解,使原本互相“敌视”的父女两人冰释前嫌,再续亲情。这其中究竟有何缘由?断裂的亲情又是如何修复的?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承办法官。
△父女俩对簿公堂
小刘(化名)与老刘系父女关系,数年前,小刘因交通事故获得赔偿款13万余元,由于事发时小刘尚未成年,钱款由其监护人老刘代为保管。成年后,小刘多次向父亲老刘索要赔偿款,父亲均以各种理由拒绝,甚至删除了女儿的微信,父女俩的矛盾随之愈演愈烈。
无奈之下,女儿小刘将父亲老刘诉至法院,要求老刘返还交通事故赔偿款。“一份判决文书或许能了结诉讼,但血浓于水的亲情若因此破裂,将会是一家人的终生遗憾。”鉴于此,建湖人民法院颜单法庭的承办法官决定打出亲情牌,从“爱”出发进行调解。
“父女哪有隔夜仇,总归是血浓于水的亲人!”面对剑拔弩张的父女俩,法官尽可能给他们留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彻底敞开心扉,把这些年的“积怨矛盾”诉说出来。从他们吐露的心声里,法官终于摸到了问题的“症结”。原来,由于父母离异,小刘自幼时便寄养在亲戚家,父亲未能陪伴左右,误解与矛盾渐生。而在老刘生病期间,女儿也未曾探望照顾,令老刘寒了心。
△法官组织调解
一番“面对面”的坦诚交流之后,法官决定采取“背对背”方式温情调解。一方面,向老刘释明相关法律法规,督促其做一名合格的父亲,用心弥补女儿缺失的父爱。另一方面,向小刘解释老刘作为一名单亲父亲的不易,长期的医疗费用使父亲原本就拮据的生活更加窘迫,希望小刘能够理解和体谅父亲。
△父女俩冰释前嫌
悉心劝导后,父女俩的态度有所缓和,法官趁热打铁,当即邀请社区干部进一步开展调解,双管齐下。经过反复协商和耐心引导,父女俩终于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在法官的撮合下,父女二人重新加上了微信,还拥抱在了一起。“温暖驱散寒雾,亲情融化坚冰,一切误会和矛盾就此消散。”看着老刘心满意足的笑容,承办法官笑着对小刘说:“要常回家看看呀!”
(受访法院供图校对张静超)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