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发布《抖音社区法律行业公约(试行)》
创始人
2025-11-25 16:48:10
0

第一章 概述

1.1 目的

为提升抖音平台涉法律内容质量、规范涉法律内容传播、推动相关账号有序运营,抖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以及《抖音用户服务协议》《抖音社区自律公约》等相关平台规则,制定本公约。

1.2 适用范围

本公约适用于抖音社区内所有发布涉法律内容的账号。

1.3 规则性质

本公约是《抖音社区自律公约》对涉法律相关内容与账号的特别约定。本公约中未明确约定的,参照适用《抖音社区自律公约》。抖音将结合相关政策法规、监管要求的更新,并基于社区法律内容生态的发展,不断完善与更新本公约,并以适当方式通知用户。

本公约自发布之日起试行生效,并在抖音安全与信任中心网站(95152.douyin.com)公示,平台将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持续优化治理措施。

第二章 平台治理规范

2.1 账号资质规范

一、资质准入规范

倡导专业认证:平台倡导法律领域创作者在发布专业法律服务内容前,完成平台法律专业资质认证,禁止未经平台资质认证的账号发布法律专业服务类内容。

二、账号认证规范

禁止虚假标识:未经平台资质认证的账号,不得在昵称、头像、简介、背景图等账号信息中明示或暗示自身具有法律执业资质、可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例如,不得使用 “XX 律师”“首席法律顾问”“司法援助专员” “仲裁员”等字样误导用户。

禁止仿冒误导:严禁假冒或仿冒法律行业专家、执业律师、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律师事务所及其他法律服务机构,不得擅自以前述机构、人员的名义建立账号或使用与前述机构、人员高度近似的名称或标识,不得虚构办案经历、司法机关工作背景等专业经历,避免用户产生混淆认知。

禁止骗取资质认证:严禁为骗取平台法律专业资质认证,通过租用、买卖、伪造、仿制、篡改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基层法律服务所执业证书等资质文件的手段,或提交机构任职虚假文件等材料申请注册或升级账号。

禁止资质异常经营:账号主体资质发生变化时,需立即停止生产、发布涉法律内容并自资质变化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平台告知变化事项,包括但不限于:律师变更执业机构;机构经营范围变更后不再包含法律服务;执业证书、营业执照等资质文件过期或被吊销、注销;执业资格被国家机关责令暂停或撤销等。

2.2 内容管理规范

平台鼓励法律创作者发布客观、中立的法律专业知识,通过科普法律常识,为平台用户持续提供专业、优质的法律内容。

以客观事实为根基,让内容真实可信赖

在普法内容创作中,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谨核实所述法律知识的真实性,传播经得起检验的法律信息,让公众在真实可靠的内容中,清晰认知法律规范与实践。

精准解读现行法规,让法律适用更清晰

准确运用法律法规,客观解读立法宗旨、适用范围和具体内涵。规范引用法律法规和权威官方解释,呈现准确严谨的法律专业知识。

提供合规法律建议,让行动指引更有用

分享法律建议时,须基于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提供切实可行且合法合规的思路与方案,引导公众在面对法律问题时依法理性决策,用正确合法的方式维护相关权益。

符合专业通识认知,让法律科普更科学

在将专业法律知识通俗化解读的过程中,遵循法学专业领域的通识理解,贴合通行司法实践,表述恰当合理,让公众在学习中建立对法律的科学认知。

遵守行业规范准则,让法律服务更规范

提供法律服务时,共同遵守法律行业规则规范。以客观、公正、专业的态度分享法律知识,维护法律服务行业形象,营造健康有序的传播氛围。

为助力法律创作者更好的科普环境,平台为创作者提供了多样的运营指导、创作指南,具体可参见站内活动。

平台禁止传播缺少合法依据、虚假不实、刻意博眼球的法律内容,旨在防范各类误导风险、避免用户因认知错误遭受权益损害或承担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

(一)禁止发布虚假误导信息

禁止恶意发布歪曲法律规定、虚构司法政策、诋毁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虚假信息,扰乱法律实施秩序;

禁止以法律解读之名,故意曲解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或编造隐性规则等误导公众;

禁止发布无法提供法律依据、司法案例等可靠信源,或明显违背法律基本原则、无法考证真实性的法律领域信息;

禁止以“专家授课”“XX内参”等方式编造虚假案例、虚构裁判规则、曲解裁判标准,误导用户对法律后果的判断。

(二)禁止提供违法违规指引或服务

禁止提供或教授规避法律义务、伪造证据、虚假诉讼、恶意诉讼等违反法律法规的方法与内容;

禁止以“法律技巧”“合规方案”等概念包装,规避平台审核机制,发布非法催收等违法犯罪相关的内容;

禁止教唆他人通过捏造事实、歪曲真相的方式主张权利,或指导他人实施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或侵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行为。

(三)禁止违规提供法律服务

禁止未获得平台资质认证或无合法执业资格的账号,以“律师咨询”“案件代理”名义提供法律服务或推荐法律服务项目;

禁止以“案件包赢”“100% 胜诉”“快速执行到位”等向用户承诺或保证法律结果的任何方式,诱导用户委托法律服务;

禁止以免费“法律服务咨询”“技术咨询”“法律事务”“代书”等名义承揽、介绍有偿法律事务办理或违规从事有偿法律服务,混淆服务性质误导用户;

禁止借助“知名律师”“司法背景”“内部关系”等虚假信息进行资质背书,误导用户对法律服务质量的判断;

禁止编造虚假胜诉案例、夸大法律服务效果,或故意隐瞒案件风险、诉讼成本等关键信息,诱导用户建联、签订服务协议;

禁止借社会热点案件、恶性事件,煽动公众焦虑、对立等情绪,借机推销法律服务或相关产品;

禁止以谋取收益为目的,在账号页面及内容中故意夹带二维码、网址、联系方式等导流信息,或通过谐音文字、数字编码、图形符号等方式变相呈现平台外联络方式,诱导用户在平台外进行咨询、委托。

(四)禁止恶意博眼球与不当营销行为

禁止以过度娱乐化、低俗擦边等方式,渲染有悖伦理道德、血腥暴力等案件细节恶意博眼球;

禁止以佐证能力、招揽客源为目的,违规泄露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或散布询问笔录及其他案件重要证据材料;

禁止借法律专业知识分享名义,恶意编造同质化普法文案或虚假维权故事,借机引流涨粉;

禁止违规推广未获得专业资质认证的账号或主体推出的法律培训课程、法律文书模板等产品,或宣传 “低价代理”“返佣退费” 等不合规营销信息;

禁止操纵多个账号形成矩阵,通过虚假互动、相互印证等方式炒作法律观点或法律服务,误导公众判断。

第三章 违规处理与申诉核查

如违反上述治理规范,平台将视违规情节的严重程度、违规频次、造成的影响等,对内容及账号处以警告、限流、回收营利权限、暂停发布、永久封禁等梯度处罚。如:

对账号资质及内容生产实行常态化治理、巡查,发现未认证账号发布法律专业服务类内容,将采取取消互动功能、禁言、关闭等处置措施;

对存在不当营销、虚假传播、仿冒误导等违规行为的账号,视情节轻重采取流量限制、暂停互动数据增长、取消认证、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等处罚,情节严重的将永久封禁账号;

因提交虚假资质材料、从事非法法律服务活动造成用户权益损害的,平台将依法配合司法机关调查,并向司法行政部门、律师协会等相关单位通报情况;

账号主体资质发生变化未及时告知平台仍违规经营的,平台将暂停其专业服务内容发布权限,待资质更新且核验通过后恢复运营。

第四章 举报反馈

抖音持续打击非法传播法律违法违规的行为,如发现法律领域的违规内容或违规主体,可通过平台举报功能及时反馈或将详情发送至举报邮箱 jubao@douyin.com,举报后会有专人核实处理并给予反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康安•普法】《信访工作条例》 来源:国家信访局 一审:冯宇 二审:刘恋 三审:伍齐娟
东营市市场监管局在全省市场监管... 近日,山东省市场监管系统法律知识技能竞赛圆满落幕,东营市市场监管局代表队荣获执法技能竞演团体三等奖,...
桃源法院:巡回审判进家门 司法... 11月24日,桃源县杜某的家中格外热闹却又秩序井然——一张方桌搭起临时审判台,便携式庭审设备调试就绪...
调解故事|孩子突发急病退民宿遭... 游客林女士:“我女儿突发急性阑尾炎住院,提前退订海景房是迫不得已,民宿拒绝退订是不讲理的行为。” ...
梁凤仪:香港证监会正制定数码资... 观点网 香港报道:11月25日,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表示,香港正引领全球监管机构,致力建立一个安...
重污染天气不能“想生产就生产”... 今年进入秋冬季节以来,扬州市多次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明确要求相关企业落实停产或限排措施。但生态环...
中国经济新看点|制度红利释放服... 近年来,随着中国积极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持续...
节能铁汉(300197)披露累... 截至2025年11月25日收盘,节能铁汉(300197)报收于2.0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5%,最...
龙洲股份最新公告:控股孙公司东... 龙洲股份(002682.SZ)公告称,公司控股孙公司东莞中汽宏远汽车有限公司因买卖合同纠纷被东莞巴士...
龙洲股份控股孙公司涉两起重大诉... 龙洲股份(002682)11月25日晚间发布两则公告,披露其控股孙公司东莞中汽宏远汽车有限公司(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