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看点|制度红利释放服务出口潜能
创始人
2025-11-25 18:07:47
0

近年来,随着中国积极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持续深化,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国际视野更广,出海发展的意愿愈发强烈。在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进程中,中国服务出口潜力不断激活。

加强有效机制保障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59362.2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出口26015亿元,增长14.4%;进口33347.2亿元,增长2.8%。

数据攀升的背后,凸显出近年来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正持续转化为推动服务业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红利,使高水平开放加速落地实施。

今年5月,一批用于治疗儿童罕见病的药品伏索利肽在海关关员快速验放后,从北京天竺综保区科园贸易的库房出发,迅速运往北京儿童医院救治患者。

这些尚未在国内正式获批的进口罕见病药品,之所以能实现从“人等药”到“药等人”的转变,靠的正是北京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的“保税+罕见病保障”特色模式。国务院批复的《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中,支持北京建设罕见病医药品保障先行区,用“白名单”制度帮患者解决“用药难”。截至目前,已有10多款罕见病药品通过“绿色通道”临时进口。

为进一步促进服务贸易,我国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为扩大服务出口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推动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促进资源要素跨境流动、推进重点领域创新发展、拓展国际市场布局、完善支撑体系5个方面,提出了20项任务举措、70多条具体政策措施;今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从财税、金融等方面,提出促进服务出口的13项政策措施,覆盖服务出口链条需求。

“《政策措施》明确了我国服务出口的重点发展领域,并为服务出口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王雪坤表示,《政策措施》有助于推动重点服务领域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领域加大出口,比如数字服务、研发设计、供应链服务、知识产权等,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专家表示,《政策措施》中出现优化服务出口零税率申报程序、提升入境消费便利化水平等新提法,一方面强调用足用好现有政策,另一方面有利于深化和拓展推动服务出口政策措施,比如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提升服务贸易跨境资金结算便利化水平等。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聂平香说,下一阶段,财政资金、金融政策、监管便利化等方面对于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助力服务贸易特别是服务出口的增长。

搭建更多出海平台

拓宽国际市场渠道是推动服务出口持续增长的关键。在当前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随着企业出海步伐加快,不确定、难预料的因素明显增加,特别是今年美国滥施关税,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风险显著增加,拓展海外市场的压力明显加大。

为帮助企业更好“走出去”,去年以来,中国贸促会组织全国贸促系统力量,依托贸促会海外代表处和全球394个多双边工商合作机制,开展服务企业的“千团出海”行动,助力更多企业拓展市场空间。

据统计,去年,中国贸促会共组织2249批次团组赴102个国家和地区考察洽谈。今年以来,中国贸促会审批组展单位出国展览项目1623个,计划办展面积95万平方米。截至9月底,实际执行出国展览项目970项,涉及64个组展单位和51个国别,展出面积近5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3.4万多家。

“我们将不断增强链博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功能,继续组织全国贸促系统‘千团出海’行动,支持推动企业海外参展办展,深化与重点市场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务实合作。”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王冠男介绍,下一步,中国贸促会将牢牢把握服务企业这个根本,丰富服务供给,做优服务平台,为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综合服务。

提供优质商法服务

面对全球性挑战增多、经济治理体系加快变革的形势,在仲裁、调解、认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和参与国际竞争,才能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更强动能和更多活力。

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仲裁法,共8章96条,自2026年3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仲裁法健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融通的仲裁法律制度,对于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提高我国仲裁公信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王冠男表示,中国贸促会将依托法律法规全面加强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建设,用好用足“一带一路”仲裁合作平台等机制,举办上合组织、中国—中东北非、中国—拉丁美洲等国际仲裁论坛并发布国别(地区)《仲裁制度研究》,与54个国家和地区的96家仲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企业提供公正、高效的高水平争议解决方案,协助出海企业做好仲裁裁决的域外承认和执行工作,通过培训研讨、案例解读等多渠道提升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9月16日,中国贸促会下属机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同时发布《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2024—2025)》《建设工程仲裁案例选编》和国内首次聚焦拉美地区国别仲裁制度的《拉美国家仲裁制度研究》。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说,仲裁作为国际通行的经贸投资争议解决方式,已成为各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法治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今年5月,中国牵头成立的国际调解院公约签署仪式在香港举行。33个国家现场签署国际调解院公约,成为创始成员国。这是全球首个专门通过调解解决国际争端的政府间法律组织。国际调解院公约已于8月29日正式生效,国际调解院(IOMed)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正式投入运作。

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主任孙劲表示,国际调解院将继续培育调解文化,借数字技术提升调解可及性与效率,通过能力建设缩小数字鸿沟,推动调解规则完善,降低争端解决成本,促进诉讼、仲裁与调解并行,助力全球商业主体长期可持续合作。(经济日报记者 朱 琳)

责任编辑:王怡萱(EN097)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平安北京:对相关政策提示视而不... 近期 通过警方持续线上线下宣讲 北京市行政区全域 为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 和无人机不能“黑飞”的法...
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沈阳“十... 中新网沈阳11月25日电 (李伶俐)记者在沈阳市政府新闻办25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
市民建议上海地铁推出月票制度,... 央广网北京11月25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谭瑱)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地铁作...
抖音发布法律行业社区公约,严禁...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公众获取多样化法律内容的需求显著增加。抖音数据显示,截至202...
四川公安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存案移... 封面新闻记者 钟晓璐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云养经济”“养老公寓”的旗号,诱导消费者线上认购产品...
雇临时演员扮演父母,埋下道德与... 生活的解法终究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寄托在一次次精心设计的“表演”之中。 ▲社交平台出现大量“临时演员...
“假离婚”真逃债?法律利剑斩断... 2025年11月21日,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并宣判了一起李某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简阳市育儿补贴政策解答→ 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育儿补贴 政策解答 一、育儿补贴制度 (一)什么是育儿补贴制度? 答:育儿补贴制...
5元香干吃出橡皮筋,超市拒赔被... 三湘都市报11月25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虢灿 通讯员 綦田)“超市说要找经销商,经销商说要找...
台积电起诉前资深副总经理罗唯仁... 台积电11月25日公告称,已向智慧财产及商业法院提出对前资深副总经理罗唯仁的诉讼。台积电称,罗唯仁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