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法院:巡回审判进家门 司法温情化纠纷
创始人
2025-11-25 18:27:11
0

11月24日,桃源县杜某的家中格外热闹却又秩序井然——一张方桌搭起临时审判台,便携式庭审设备调试就绪,桃源县人民法院承办法官王少彬带领办案团队,将庄严的法庭“搬”到了行动不便的被告杜某家中。这场特殊的庭审,用司法的专业与温度,化解了一起疑点重重的民间借贷纠纷。

案件的原、被告王某与杜某均已年过六旬,曾是朝夕相处的挚友。2024年,两人就一笔7万元借款产生纠纷,最终经法院调解达成协议。令人意外的是,时隔一年,王某再次将杜某诉至法院,要求其偿还4.7万元借款。“同一对当事人,短期内再次因借款对簿公堂”,这一反常情况让承办法官立刻提高了警惕。

开庭前夕,办案团队进一步核实案情时得知,被告杜某半年前突发中风,左侧肢体偏瘫,常年卧病在床,根本无法前往法庭应诉。更棘手的是,原告王某年事已高,文化水平有限,仅能提供简单的转账记录,无法清晰说明借款细节,案件事实难以通过常规庭审厘清。一边是行动不便的被告,一边是举证困难的原告,如何保障双方诉讼权利、查清案件真相,成了摆在法官面前的首要问题。

“不能让当事人为了打官司犯难,我们多跑一步,群众就少受点累。”为破解困境,承办法官当即决定:上门开庭。在杜某家中,办案人员迅速布置好简易庭审现场,鲜红的法徽挂在墙上,既保留了法庭的庄严,又多了几分家的温情。考虑到杜某说话费力,法官特意放慢语速;面对情绪激动的王某,法官也及时疏导,引导其理性陈述。

庭审中,法官围绕借款发生时间、款项来源、资金用途等关键问题抽丝剥茧,分别向双方细致询问,结合转账记录、医疗票据等证据逐一核实。真相逐渐清晰:这笔4.7万元并非新的借款,而是杜某中风后,王某出于友情为其垫付的医疗费、康复费及日常开支。杜某对该事实完全认可,坦言自己并非恶意拖欠,只是术后开支大,一时无力全额偿还,并主动提出用每月的养老金分期还款。

“多年的老交情,不能因为钱伤了和气。”法官立足双方情谊,从法理上明晰权利义务,从情理上疏导对立情绪。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王某体谅杜某的身体与经济困境,杜某也承诺尽快制定还款计划,两人握手言和,当场达成调解协议。这场“家门口的庭审”,不仅解决了当事人的实际困难,更查清了案件事实,有效杜绝了虚假诉讼风险。

司法为民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桃源县人民法院将庭审服务延伸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既守住了法律的公平正义底线,又传递出司法的脉脉温情。这不仅是一次高效务实的办案实践,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司法理念的生动诠释——用脚步丈量民情,用专业化解纠纷,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切实感受到法律的温度与力量。

来源:指尖新闻

作者:蒋慧琛 伍梦霞

编辑:邱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自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那番引发巨大争议的涉台言论以来,中日两国的外交博弈已经持续了将近三个星期。这...
携手应对跨境犯罪 中外专家建言... 中新网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 张素)跨境犯罪、电信网络犯罪等新型犯罪涌现,给区域安全与发展带来新...
平安北京:对相关政策提示视而不... 近期 通过警方持续线上线下宣讲 北京市行政区全域 为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 和无人机不能“黑飞”的法...
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沈阳“十... 中新网沈阳11月25日电 (李伶俐)记者在沈阳市政府新闻办25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
市民建议上海地铁推出月票制度,... 央广网北京11月25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谭瑱)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地铁作...
抖音发布法律行业社区公约,严禁...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公众获取多样化法律内容的需求显著增加。抖音数据显示,截至202...
四川公安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存案移... 封面新闻记者 钟晓璐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云养经济”“养老公寓”的旗号,诱导消费者线上认购产品...
雇临时演员扮演父母,埋下道德与... 生活的解法终究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寄托在一次次精心设计的“表演”之中。 ▲社交平台出现大量“临时演员...
“假离婚”真逃债?法律利剑斩断... 2025年11月21日,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并宣判了一起李某某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简阳市育儿补贴政策解答→ 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育儿补贴 政策解答 一、育儿补贴制度 (一)什么是育儿补贴制度? 答:育儿补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