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刻认识中共中央今年8月印发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准确理解和把握《条例》的重点内容和目标要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官网官微推出“《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问答”专题栏目。该栏目聚焦《条例》修订的背景、过程、重点特点和目标要求,用通俗易懂、轻量化的文字问答形式,助力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贯彻《条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第四期
《条例》新增“加强履职能力培训”是基于什么考虑?应如何落实?
解答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
能力是干事的基础。干部能力大小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我们党历来重视和加强干部能力提升,每当重大关头和重要时间节点,在高度重视理论武装的同时,都注重围绕形势和任务需要加强干部能力培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干部能力建设放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来抓,多次强调加强干部能力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着眼全局和战略,对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作出重大部署。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党校要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织开展务实管用的专业化能力培训。
党和国家事业越发展,对干部的能力要求必然越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迫切需要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虽然学历都比较高,但仍然存在“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问题。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领导干部必须全面增强各方面本领,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最新精神,积极回答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新增“加强履职能力培训”相关内容,与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按照《条例》要求,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精心设计、认真实施,大力加强履职能力培训。具体来说,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突出实战实训。立足组织需要、事业需要、岗位需要,重点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攻难关、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分层级分领域开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财政金融、乡村全面振兴、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等专题培训,帮助学员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要求,打造“七种能力”即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系列课程,同时打造“三大本领”即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系列课程,设置专门教学单元,帮助学员全面提高素质以更好胜任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履职能力培训不是纯职业、纯技术教育,无论培训什么内容,都必须体现政治性要求。
精心挑选师资。邀请更多党政领导干部、知名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优秀基层干部等到党校(行政学院)授课,让懂政策的人讲政策、有经验的人谈经验、会方法的人教方法,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干部学得会、用得上。
创新教学方式。建好用好案例库,加大案例教学力度,组织精干教学团队,选取一批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学员从具体案例中既掌握“术”、又悟出“道”,更好提高履职能力。同时,要把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作为鲜活案例教材,把教室“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通起来,组织干部到实践一线开展体验式学习,帮助和引导他们从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攻坚克难的实战方法、体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报刊社、研究室联合出品
策划:何忠国 赵 磊
监制:李 莹 陈 姝
审核:杨成湘 李军辉
编辑:郭丽娟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报刊社网络和新媒体中心 |
|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