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出台的政策很多,但是具体怎么申请,需要什么材料,我们很多都搞不明白。现在不一样了,社区开的微课堂,把每条政策都讲得清清楚楚,一听就懂!答对问题还能拿到肥皂、盐等奖品,让我们既弄懂了政策又得到了实惠,我觉得很不错!”近日,在绥阳县风华镇虹桥社区,易地搬迁群众王良国手里拿着奖品,跟邻居们晒着“收获”,脸上的笑容格外真切。
作为绥阳县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虹桥社区居住着1817户8112名搬迁群众,年龄结构跨度大、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曾经,因政策理解存在障碍而犯愁的群众,不在少数,政策宣讲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横在干群之间的一道坎。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基层工作的出发点。近段时间以来,虹桥社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针对部分村民对政策理解不深、应用不畅等问题,创新开展“政策微课堂”,通过走访入户、靶向宣讲和趣味互动,让政策宣传真正“活”在群众身边、“热”在群众心里、“实”在群众身上。
政策要入脑入心,首先得摸准群众的“需求脉”。虹桥社区干部们时常揣着“民情笔记本”,挨家挨户与群众拉家常、问需求,并召开“民情分析会”,把收集到的医保缴费标准、低保申请条件、防诈骗技巧等问题,梳理成一条条清晰的“需求清单”,让“政策微课堂”内容精准对接,目前已累计走访700余户居民。
除此之外,虹桥社区在政策解读上做足了“翻译”功夫,把“参保缴费基数”转化为“一年交多少钱、不同人群有啥优惠”,用“免费领鸡蛋被骗”的真实案例讲解防诈骗政策,这种“接地气”的解读,连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都能听明白,真正让政策走进了千家万户。
为了改变过去“我讲你听”的传统模式,虹桥社区还创新推出“政策讲解+即时抢答”的互动形式,准备了米面油、肥皂、毛巾等2000余份实用生活用品作为奖品。
“申请低保要找哪个部门?”
“今年城乡居民医保缴费,个人要缴费多少?”
……
在最近一场“政策微课堂”上,虹桥社区工作人员刚讲解完政策,就开启了提问模式,台下的群众纷纷举手抢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曾经的政策宣讲会,台下稀稀拉拉坐几十人,如今的“政策微课堂”,每场都挤满了人。从“被动听”到“主动抢答”,变化的不仅是参与热情,更是群众对政策的关注程度。
“这样的课堂讲得实在、听得明白,我们乐意来,希望能一直办下去。”居民们的真诚反馈,也成了社区持续办好“政策微课堂”的动力。
如今,在虹桥社区,以往需要反复到社区咨询的医保报销等问题,多数居民都能自行办理,社区服务窗口的咨询量减少了近七成。更可喜的是,群众从“政策听众”变成了“政策宣传员”,形成了“一人学、全家知、邻里晓”的良好传播效应。
截至目前,虹桥社区“政策微课堂”已开讲10余场,覆盖群众超1500人次,不仅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拉近了干群关系,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探索出了新路径。
“政策是为群众服务的,就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大白话’来把它讲透。”虹桥社区党总支书记蒋仕刚表示,“接下来,我们社区会继续把‘政策微课堂’办得更好、更活、更实,大家关心什么,我们就讲透什么,让政策宣讲从‘单向灌输’变成‘双向奔赴’,真正讲到群众心坎上,落到群众实际需求上。”
主办:中共绥阳县委宣传部
承办:绥阳县融媒体中心
监制:石芝谋 | 总编辑:王宇
副总编辑:彭坤煜 陈霞
全媒记者:娄云霄 黄梅梅 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