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让每一位受援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度,淮安市聚焦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全流程,创新打造 “法援惠民生・淮安质先行” 服务品牌,通过构建 “四闸五坝” 质量管理体系、实施 “清淤护航” 质量提升计划,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质量管控格局,以过硬质效赢得群众广泛认可与上级部门充分肯定。
在质量管理体系搭建上,淮安创新性推出 “四闸五坝” 全流程管控流程,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筑牢 “防火墙”。“四闸” 即筑牢受理闸、指派闸、办理闸、归档闸,建立 “受理 - 指派 - 办理 - 归档” 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通过定期回访、动态跟踪等方式,实现案件办理全流程监督;“五坝” 则从标准、管理、评估、培训、监督五个维度层层设防,出台《淮安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工作指引》,建立挂钩指导机制、开展同行评估、强化业务培训、推行联合办案监督,全方位保障案件办理质量。为进一步净化服务环境、提升办案水平,淮安同步实施 “清淤护航” 计划,对违规不合格律师严肃处理,遴选组建 165 人志愿者队伍和 50 人专业办案律师团队,为优质服务提供人才支撑。
一系列硬核举措,孕育出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彰显了淮安法律援助的专业水准与质量担当。
——重大疑难案攻坚,彰显质量管控实效。2023 年,17 名农民工在某工程项目完工后,被拖欠工资共计 86 万余元,多次协商无果后申请法律援助。该案涉及人数多、金额大、证据零散,且用工关系复杂,属于典型的重大疑难劳动争议案。淮安市法律援助中心启动 “四闸” 全流程管控:受理阶段严格核查证据材料,指派阶段从 “清淤护航” 组建的专业律师团队中,挑选 2 名具有丰富劳动争议办案经验的律师承办;办理阶段通过 “联合办案” 机制,由专职律师全程监督指导,律师团队多次走访工地、调取考勤记录和工程结算资料,梳理固定关键证据;归档阶段严格按照《工作指引》规范整理卷宗。同时,得益于 “培训坝” 对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项培训赋能,律师团队精准适用法律条款,通过仲裁调解与诉讼衔接,最终帮助农民工全额追回拖欠工资。该案因办理流程规范、法律文书严谨、维权成效显著,入选 2023 年度 “江苏省法律援助十大优秀案件”,成为淮安连续第二十年有案件入选该榜单的生动注脚。
——跨部门协作案,凸显质量协同价值。2024 年,未成年人小吴(化姓)因涉嫌盗窃罪被移送审查起诉,其家庭经济困难且监护人无法提供有效帮助,检察机关依法通知淮安市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提供法律帮助。中心严格执行 “指派闸” 标准,挑选擅长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律师承办,并通过 “监督坝” 要求律师全程参与案件办理。承办律师基于 “培训坝” 中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专项培训知识,多次会见小吴,了解其成长背景和犯罪动机,发现其系初犯、偶犯,且有悔罪表现。律师积极与检察机关沟通,提交详实的法律帮助意见书,提出 “情节显著轻微、无逮捕必要” 的专业意见,最终检察机关采纳该意见,对小吴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并协调开展社会帮教。该案因办理质量高、法律文书规范、社会效果好,入选省检察院与省司法厅联合评选的年度优秀法律帮助意见书,成为跨部门协作保障司法公正的典型案例。
——弱势群体维权案,传递质量服务温度。2024 年,独居老人王大妈(化姓)因交通事故受伤,肇事方拒绝承担全额赔偿责任,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且缺乏法律知识,无奈之下申请法律援助。中心在 “受理闸” 阶段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审核受理;“办理闸” 阶段,承办律师通过 “联合办案” 机制接受专职律师监督,多次陪同老人就医复查、收集病历资料和伤残鉴定报告,耐心与肇事方及保险公司协商调解。期间,律师团队严格按照《工作指引》中的 “标准坝” 要求,规范制作法律文书,精准计算赔偿金额,最终成功为老人争取到医疗费、护理费等各项赔偿共计 12 万余元。老人为表达感谢,专程送来 “法律援助暖人心 专业高效护民生” 的锦旗。截至 2024 年,全市已累计收到群众送来的 34 面锦旗、4 封感谢信,无一起有效投诉。
实打实的案例与成效,印证了淮安法律援助的质量硬实力。在司法部开展的案件质量同行评估中,淮安市连续两年被抽中卷宗的优良率均达 100%,获省法律援助中心贺信表扬;自省司法厅 2006 年开展法律援助十大优秀案件评选以来,淮安连续二十年有案件入选,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下一步,淮安市将持续深化 “法援惠民生・淮安质先行” 品牌建设,不断优化 “四闸五坝” 质量管理体系,强化 “清淤护航” 计划实施,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效,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淮安、平安淮安贡献坚实法律援助力量。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