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津市市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新方法,在矛盾纠纷有效预防和源头化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建引领明方向 压实责任筑根基
津市始终坚持将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把矛盾纠纷化解成效作为衡量各级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明确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推动力量下沉、资源下移,确保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坚决杜绝“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阵地建设强支撑 平台集成提效能
作为常德市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试点城市,津市市率先于3月26日完成市综治中心揭牌并投入实体化运行。中心秉持“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理念,整合设置登记受理、信访接待、诉讼服务、检察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纪委监委信访接待等功能窗口,规划指挥调度、矛盾调解、心理咨询、仲裁速裁等专属区域,通过“常驻+轮驻+随驻”模式,统筹职能部门、行业专业调解组织和社会力量协同发力。同时,建立健全“登记受理—分流交办—督办问效—回访评价”闭环管控机制,真正实现群众诉求“有地说、有人管、管到底”。截至目前,市综治中心累计受理群众诉求796件,成功化解791件,化解率达99.37%,办结事项群众回访满意度达99.87%。
流程优化破难题 精准调处提质效
针对基层责任落实不到位可能导致的“矛盾上行、小事拖大”问题,津市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提炼矛盾调解“三二一”工作法,构建市、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调处体系。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先由各村(社区)、部门业务股室落实“三次”初级调解,未化解的则由各镇街、部门分管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牵头落实“二次”深入调解。仍未化解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由市综治中心统筹组织终结调解,必要时启动市领导包案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案结事了。今年来,全市共通过该工作法累计排查矛盾纠纷4322起,成功化解4274起,化解率达98.89%,较去年大幅提升,全年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
法治宣传润民心 源头预防固根本
立足政法单位的职能职责,津市常态化开展“政法宣传基层行”“法治文化进学校”“民法典宣传月”“农村法治宣传月”“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组织政法干警、法律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企业校园、社区网格,通过以案释法、面对面宣讲、上门普法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引导树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针对农村宅基地纠纷、邻里矛盾等高频问题,精心制作通俗易懂的专题普法短视频,在村级微信群广泛传播,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解析法律边界、明晰权利义务,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维护自身权益。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普法活动100余场,覆盖群众4万余人次。
下一步,津市市将持续深化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工作,不断完善治理机制、强化平台建设、凝聚共治合力,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回应群众诉求,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津市、法治津市提供坚强保障。
来源:指尖新闻
作者:毛亚凤
编辑: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