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当天,河南张先生花11.11元成功秒杀小米冰箱,满心期待收货时,商家却以“系统配置错误”为由拒绝发货,仅 offer 30元红包补偿。平台也和稀泥,称“商家可能选择接受处罚而非发货”。张先生愤怒维权,网友们也吵翻了天。本文将从事件详情、法律层面分析商家和平台的责任,以及网友们的不同观点,探讨电商平台“毁约式促销”的危害,引发大家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思考。 一、双十一秒杀变“秒骗”?11.11元冰箱下单成功却被告知“发不了” 双十一购物节,本是消费者薅羊毛的好时机,河南的张先生却薅出了一肚子气! 当天,他在小米旗舰店刷到一款冰箱的秒杀活动,标价11.11元,比平时便宜了好几百块。张先生眼睛一亮,盯着倒计时,手指悬在支付键上,时间一到立刻下单,支付成功的提示音响起时,他兴奋得差点跳起来,赶紧截图保存订单,就等着冰箱送货上门。 可没过多久,客服发来的消息却给了他当头一棒:“亲,实在抱歉,由于系统配置错误,您的订单无法发货,建议您取消订单,我们给您补偿30元红包。” “30元?打发叫花子呢?”张先生当场就炸毛了,“我秒到的是冰箱,不是30块钱!你们活动页面明明写着‘秒杀成功即发货’,现在玩不起了?” 客服却反复强调是“价格设置失误”,还说这是平台常见问题,让张先生理解一下。但张先生不买账:“支付成功后才说错误,这不是明摆着欺诈吗?” 他不甘心,又向平台投诉,结果得到的回复更让他窝火:“经核查,商家可能确实存在价格设置错误,平台可以依据规则对商家进行处罚,但订单金额过低,商家可能会选择接受处罚而不发货。” 更讽刺的是,当张先生要求平台强制商家履约时,客服却建议他“接受补偿,避免耗时耗力”。这种“和稀泥”的态度,让张先生彻底寒心:“合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你们这儿就是张废纸?”
二、法律解读:商家“系统错误”不是免责金牌,平台也不能置身事外 很多人可能觉得,商家确实是价格设置错了,补偿点钱就算了。但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事可没这么简单! 1. 商家“系统错误”不能成为毁约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另有交易习惯的除外。” 在这个事件中,小米旗舰店在活动页面明确标注冰箱价格11.11元,属于发出要约。张先生成功下单并支付,合同已经成立,商家就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发货。商家以“系统配置错误”为由拒绝发货,属于违约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可能有人会说,商家确实是无心之失,价格设置错误损失太大了。但法律上,“重大误解”可以作为撤销合同的理由,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比如,商家需要证明自己在设置价格时存在明显的错误,且这种错误是普通人无法预见的。但在这个事件中,11.11元的价格虽然远低于市场价,但双十一期间各大平台都有类似的秒杀活动,价格优惠力度很大,很难认定为“重大误解”。就算商家真的是设置错误,也不能单方面撕毁合同,而应当与消费者协商解决,比如适当提高价格或者提供其他补偿,而不是直接拒绝发货。 2. 平台不能“和稀泥”,有义务保障消费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在这个事件中,平台作为电商平台的经营者,应当对平台内商家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当消费者投诉商家拒绝发货时,平台不能只是简单地“和稀泥”,而应当积极介入调查,督促商家履行合同义务。如果平台明知商家存在违约行为却不采取必要措施,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平台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网友热议:是同情张先生,还是觉得他“小题大做”? 事件曝光后,网友们的观点不一,吵得不可开交。 1. 支持张先生,认为商家和平台太过分很多网友对张先生的遭遇表示同情,认为商家和平台的做法太欺负人了。 有网友评论道:“11.11元秒杀冰箱,虽然价格低,但商家既然敢做活动,就应该说话算数。现在以‘系统错误’为由拒绝发货,还只给30元补偿,这不是把消费者当猴耍吗?” 还有网友说:“平台的态度也太让人失望了,收了商家的入驻费,就应该为消费者保驾护航,而不是帮着商家欺负消费者。如果连平台都不能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以后谁还敢在网上购物?” 2. 认为张先生“小题大做”,商家也不容易也有一些网友认为,张先生有点“小题大做”了,商家可能确实是价格设置错了,损失太大了。 有网友表示:“11.11元买一台冰箱,确实太便宜了,商家肯定是亏大了。虽然商家违约了,但也可以理解。张先生接受30元补偿算了,没必要这么较真。” 还有网友说:“现在做生意也不容易,商家可能也是无心之失。张先生这样闹,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也可能会影响商家的声誉,得不偿失。” 3. 关注电商平台“毁约式促销”的危害更多的网友则关注到了电商平台“毁约式促销”的危害。他们认为,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破坏了电商行业的信誉。 有网友说:“现在很多电商平台都喜欢搞这种‘超低价秒杀’活动,吸引消费者点击下单,但最后却以各种理由拒绝发货,这就是一种‘毁约式促销’。这种行为不仅让消费者感到愤怒和失望,也让整个电商行业陷入了信任危机。” 还有网友建议道:“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电商平台的监管,严厉打击这种‘毁约式促销’行为。同时,消费者也应当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购物时要仔细阅读活动规则,保留好相关证据,以便在权益受损时能够及时维权。”
结论:11块1毛1的冰箱事小,契约精神的缺失事大! 这起“11.11元秒杀冰箱被拒发货”的事件,看似是一起简单的消费纠纷,实则反映出了电商行业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从法律角度来看,商家以“系统错误”为由拒绝发货,属于违约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平台作为电商平台的经营者,也应当对平台内商家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从社会角度来看,这种“毁约式促销”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破坏了电商行业的信誉。如果商家可以随意以“系统错误”为由撕毁合同,如果平台总是用“补偿红包”和稀泥,如果消费者永远要为商家的失误买单,那么所谓的“双十一狂欢”,终将变成一场“信任破产”的闹剧。 11.11元的冰箱或许不值钱,但商家对契约的践踏,却贵得让整个行业承受不起。当张先生们愤怒的不仅是“没收到冰箱”,更是“被当猴耍”的屈辱感。毕竟,消费者可以原谅一次失误,但绝不会容忍一次又一次的欺骗!信任,更不是30元红包能买来的! 最后,你认为这起事件中商家和平台的做法合理吗?对于电商平台“毁约式促销”的行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