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董兆瑞)11月22日,中国影都短剧产业发展一周年成果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已有近百家短剧产业链企业入驻中国影都,近一年以中国影都为制作或备案地的短剧达190部。
“去年11月,我们发布了《关于支持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其核心在于通过精准、务实的扶持措施,破解短剧产业发展初期的痛点与瓶颈。目前已取得良好效果。”杨宋镇政府党委书记彭松在发布会上介绍。
据了解,目前中国影都已吸引93家短剧产业链企业入驻,较政策实施前增长50%,仅第三季度就新增企业41家,覆盖创作、拍摄、后期、发行等全产业链环节。过去一年,以中国影都为制作或备案地的影视内容达590部,其中短剧190部,占比近三分之一。
为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杨宋镇政府近期升级了扶持政策。“我们对《关于支持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进行了升级完善,将拍摄服务范围扩展到全区公共场所,取景天数要求从5天降至3天,资金拨付压缩到60天内。”彭松说,短剧企业还可享受三年租金补贴和拍摄配套资源5-7折优惠,这些举措获得了企业代表的积极响应。
活动现场,多项最新成果集中亮相。中国电影基金会新媒体影视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发布了“光影管家影视服务平台”,为行业提供优质人才、影视基地、后期制作等全链条服务保障。专项基金将聚焦新媒体影视领域,发掘、培养、扶持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专业素养的新媒体影视人才。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微短剧委员会会长、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阚平领衔“繁星指数”北京工作室落户中国影都,以国家级标准赋能微短剧生态升级。
同时,多项战略合作与项目入驻签约。中国电信发布人工智能研究院Telestudio创作平台以及产品支持中国影都的相关举措,平台将以专业能力平民化、创作流程标准化、生成效果可控化为宗旨,打造“文生图-文生视频-图生视频-角色驱动”全链路创作闭环。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影都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平台也正式亮相,标志着影都短剧产业迈入“算力赋能”的新阶段。
此外,怀柔区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杨宋镇人民政府分别与中国电信北京分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新媒体影视人才发展专项基金会、中广联微短剧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技术支持、人才培育、产业升级等方面深化合作;杨宋镇人民政府与浩楠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永盛视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新引进短剧企业签署入驻协议,海好影视公司与北京观新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北京时光映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6家精品短剧出品公司签约,一批涵盖技术服务、内容创作、人才培养的项目落地,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我们将持续深化‘政策+服务+技术’三维支撑体系,做强‘影都出品’‘影都服务’‘影都智造’金名片,做优全链条产业服务,为建设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区提供支撑。”杨宋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