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探索公证制度跨区域实践 推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城市间法治协同
创始人
2025-11-21 15:07:28
0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20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20日获悉,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城市间的法治协同,正从机制建设向效能释放转变,创新能级持续攀升。多年的深耕细作,使得普陀公证处从最初的“区域试点”蝶变为全国同行争相取经的“行业标杆”。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作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桥头堡”,上海普陀区正积极探索公证制度在民生保障、经济护航、经验共享等领域的跨区域实践。当下,从开创养老预付款监管新模式,到为企业提供跨境法律支援无缝衔接,再到共享先进法治实践经验,沪宁沿线的法律共同体正打破行政壁垒,将传统点对点的协作关系,系统性地整合成一个响应迅速、支撑有力的全链条法律服务网络。

近年来,养老预付费领域的“监管难、维权难”成为社会治理的一个突出痛点。今年,普陀公证处与无锡相关网络科技公司跨界合作,推出“公证提存+科技赋能”的养老预付费押金监管新模式,在全上海率先实现全区养老机构预付费公证提存全覆盖,为破解这一困局提供了一剂“良方”,标志着法律服务与前沿科技进入了相互赋能、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这一跨界的创新成果,不仅在上海成功落地,更在全国范围内引发连锁反应。目前,天津、合肥、武汉、南京、长沙以及江苏多地,均已启动考察或即将落地这一监管模式。

“通过‘公证提存+科技赋能’,将监管的‘硬约束’融入到服务的‘软流程’中,从而实现让每一笔押金都可控可溯。”普陀公证处副主任郑敏介绍。家属只需通过“上海普陀养老预付监管”微信小程序,在完成身份认证和合同上传后,即可将押金一键支付至受公证机构监管的提存专户。这不仅彻底阻断了养老机构对预付费资金的随意支配,更为全区57家养老机构、3800余名老人的“养老钱”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这一创新监管举措带来的积极效应也随之显现。提存监管模式实施后,入住老人人均缴纳押金明显降低,有效减轻了老年家庭的经济负担和资金风险。一位使用过该小程序的老人家属表示:“以前交上万元押金总是不踏实,现在资金由公证处监管,心里就有了底,感觉这笔养老预付款真正得到了法律的保护。”对于养老机构而言,公证提存监管模式的落地所带来的显著改变,尤其体现在市场信任的回归上。

“过去,我们收取押金总有些‘如履薄冰’,外界的质疑声一直存在,我们也担心资金管理风险。”而现在,尽管现金流模式有所调整,但换来的是各方信任的提升。上海普陀区城怡养护院负责人张振韵坦言,“现在我们能更专注于提升服务质量,最直接的感受是,我们的入住率稳有了稳步提高。”

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制造业和对外贸易集聚,法治服务如何跨越行政区划,高效响应企业全球化竞争需求,成为区域法治协同的又一关键维度。面对企业“首次办理、流程不熟悉、用证时间紧”的痛点,普陀公证处依托沿沪宁法治协同机制,迅速启动“跨区域服务响应机制”。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了一个案例,全球日化企业核心生产基地在拓展越南、台湾地区及韩国市场时,曾因目标国家或地区监管部门对相关文件要求办理公证认证而遭遇“成长中的烦恼”。在此次紧急求助中,公证处第一时间与企业工作人员深度对接,精准拆解各国和地区的公证认证要求,量身定制了全流程公证方案。企业方面表示,普陀公证处主动启动了跨区域服务,远程指导其准备材料,甚至主动代理完成后续的认证手续,原本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完成的流程,被压缩到了最短周期,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长三角法治协同所带来的“加速度”。

此次公证跨区域服务的快速响应和深度嵌入,展现了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城市在涉外法治服务协同上的成熟与弹性,为长三角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竞争提供了坚实的法治后盾。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法治协同不仅体现在解决具体问题上,更在于先进经验和成熟制度的跨域流动与共享赋能。在民生保障的又一重要领域——意定监护制度的推广上,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城市间的经验交流正在结出累累硕果。

普陀公证处自2015年起便积极尝试办理意定监护公证。截至2025年9月,累计办理案件已逾1500件,接待咨询人次超过5000。2024年12月,普陀区编制了全市首部《居 (村) 委参与意定监护事务软法指引》,将法治精神下沉至基层,指导居村委更好地参与意定监护事务,提前做好居民的“事后安排”,为“老有所依”提供了更精细化的基层治理样本。

这份全国领先的实践经验和制度设计,吸引了来自南京、无锡等地的公证同行前来学习交流。在这种高效的经验跨域流动下,意定监护这项关乎民生福祉的制度,在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多地迅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意定监护制度推广初期,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与基层社区有效地衔接。普陀公证处的经验,尤其是他们编制的《软法指引》,为我们打开了局面。”来自南京市石城公证处公证员俞秀珑对此深有体会,“他们并非简单提供一个公证模板,而是输出了整套的制度落地体系。这种无私的‘传帮带’,避免了我们走大量的弯路。”

据悉, 未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持续深化,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城市之间将继续深化法治领域的创新与协同联动,构建更加系统、高效、便捷的区域法律服务生态圈。 (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湖南省数据条例》宣传贯彻动员... 中新网湖南新闻11月20日电 (付敬懿)《湖南省数据条例》宣传贯彻动员部署会议20日在湖南大数据交易...
高市经济政策正式确立,日本物价... 新华社消息,日本总务省21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10月日本剔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
最高法:家庭暴力不是家庭纠纷,... 11月21日,最高法发布2025年中国反家暴典型案例。这批典型案例共8件,由最高法从近三年生效的涉家...
“错换人生28年”代理律师下班... 极目新闻记者 王鹏 11月21日,“错换人生28年”代理律师李圣下班途中遇袭案二审于当日14时在北京...
律师解读“实习生出差抽中显卡被... 极目新闻记者 刘琴 实习生 吴鑫晨 11月21日,据紫牛新闻报道,一位上海某公司的实习生李华(化名)...
旅游参团起纠纷!长春朝阳法院:... 近日,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官方公众号推出《持衡·案例选编》栏目,邀请一线法官通过个案解读法律,旨在促...
线下调解,为新就业群体解忧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杜正蓝 通讯员 陈许诺 近日,福建漳州12328热线“漳小通”调解室迎来暖心一...
上海普陀探索公证制度跨区域实践...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20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20日获悉,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城市间的法治协同,正从机制...
政策加码低空经济 万丰奥威通航... 低空经济领域在激发投资活力与强化地方安全监管方面取得重要进展。1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悲情黑劳士:斯巴达军国制度下的... 时至今日,斯巴达仍被视为古希腊巅峰时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强悍公民组成的重装步兵,在温泉关、普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