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厦门11月19日消息(记者 吴馨骅)11月18日,海沧区召开“拿地即开工”暨“四证同发”服务模式新闻发布会,系统介绍了该区在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通过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海沧区实现了项目审批从“链式串联”到“协同审批”的根本性转变,显著提升了审批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改革历程:从“首宗突破”到“全域覆盖”
海沧区“拿地即开工”改革始于2024年7月,成功推动厦门市首宗“拿地即开工”项目——鑫朋工贸增资扩产项目实现“四证齐发”,将审批时间从数月压缩至几天,实现“从0到1”的突破。随后,改革不断深化拓展:2025年7月,实现全市首宗非工业类“交地即开工”项目(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项目),推动改革从工业向酒店、会展等多领域延伸。2025年9月,达昊精密零部件智慧工厂项目在交地当日即完成“四证齐发”,创下全市最快审批纪录,展现了改革持续提速的“海沧速度”。
改革成效:审批提速、成本降低、招商增效
审批效率跨越式提升:通过“四证齐发”模式,企业从拿地到具备开工条件的审批时间由原来的2—3个月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效率大幅提升。2024年以来,海沧区已有6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总投资137亿元,预计提前贡献产值135亿元。
企业成本显著降低:以鑫朋工贸项目为例,项目前期成本降低30%以上,从拿地到投产周期平均缩短6—8个月。今年1—10月,该项目实现产值3.86亿元,同比增长84%。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高效的审批服务成为海沧吸引投资的“金字招牌”。2023年、2024年,海沧区连续两年在厦门市招商引资实绩竞赛中排名第一。2025年1—9月,新签约项目396个,累计签约额175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10%。
经济发展动能增强:2024年,海沧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4%,规上工业产值突破2068.6亿元,增长10.2%,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5%,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经验做法:机制创新+全程服务
海沧区通过多项机制创新构建起高效协同的服务体系。“八办协同”工作闭环:招商、规划、产业、征收、前期、重点、服务、督查等八个专业办公室各司其职,形成“全流程服务+全要素保障”闭环。三级协调机制:实行“部门周调度、分管领导旬调度、主要领导月调度”,推动问题清单化、闭环化管理。
“要素保障+设施配套”双线服务:推行水电气网“一口登记、一表申请、并联审批、同步施工”模式,2024年以来累计受理要素类诉求798件,办结率96.1%。全域服务平台:依托4个街道分中心和专项分中心,构建“区街联动、专业对接、全程保障”的服务网络。
立足已有成效,海沧区表示将持续深化“拿地即开工”改革,研究制定《“拿地即开工”服务模式工作指南》等文件,推动该模式从“个案成功”走向“全区产业项目常态化”,让“海沧速度”成为每一个落地项目的“标准配置”,全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厦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