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亚这个充满复杂性的地区,孟加拉国的存在往往被外界所忽视,但其近1.7亿的人口使其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国家。而如今,孟加拉国的政治格局正在经历一场显著的变革,尤其是前总理谢赫·哈西娜的命运,成为了这一变局的核心。
11月17日,达卡法院的一纸缺席判决,将这位78岁的前总理判处死刑,理由是她被控“反人类罪”。此时的哈西娜,早已躲藏在印度的安全庇护下,她的命运不仅关乎自己和家庭,甚至将影响整个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先前的预测显示,哈西娜在印度的监护本是为了保持孟加拉国的稳定,但不曾想,这一决策却让印度失去了对邻国的控制,反而令中国趁机崛起,成为新的战略合作伙伴。
回溯到2022年,孟加拉国因公务员配额制度而引发了大规模抗议,学生们走上街头,要求政府作出回应。这场抗议活动迅速演变为对哈西娜政府的信任危机,联合国的报告指出,在7月到8月的镇压行动中,有1400人丧生,数千人受伤,创造了该国独立以来最血腥的记录。最终,哈西娜被迫辞职,乘坐军机逃往印度,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避难生活。
哈西娜的亲印政策,使她在印度的庇护成为可能。作为孟加拉国开国总统的女儿,哈西娜自1996年以来五次执政,与印度的关系一直密切。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印度与孟加拉国的关系却逐渐变得紧张,尤其是当哈西娜所属的人民联盟被禁止参与即将到来的议会选举之后,印度面临着巨大的外交难题。
系在这场权力游戏中,印度的抉择显得尤为微妙。表面上,它似乎在保护哈西娜,以维护自己的地缘利益,但内部却已经暗潮汹涌。孟加拉国新任临时领导人穆罕默德·尤努斯虽然执掌政权,但无疑是印度在这一过程中失去的“筹码”。
印度外交部并没有直接回应孟加拉国的引渡请求,只是强调“致力于孟加拉人民的最大利益”,事实上,印度完全可以引用法律条款拒绝引渡哈西娜,理由是缺席审判未能体现公正原则。这种做法既可以保全自身的国际信誉,又能避免失去一个重要的地缘盟友。
但放任哈西娜也意味着风险,若她被处决,未来孟加拉国的极端势力可能崛起,直接威胁到印度的边境安全。而且,孟加拉国内还有不少哈西娜的支持者,保持对她的保护,能够帮助印度进一步影响孟加拉国的内政,特别是在水资源分配等敏感问题上。
与此同时,当孟加拉国与印度的关系逐渐降温时,它却开始加速向中国靠拢。今年3月,尤努斯访问中国期间,双方达成了八项谅解备忘录,这其中不仅包括延长零关税待遇,还涉及21亿美元的投资与贷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港口现代化等重点项目。
这种双边关系的快速发展,表明了孟加拉国的战略转向,正在打破哈西娜时期“亲印疏巴”的外交格局。更引人注目的是,中方的介入促使孟加拉国与巴基斯坦恢复了直接贸易,并计划联合军演,这无疑加剧了印度的忧虑。
现在,哈西娜依然印度的庇护下,而孟加拉国的局势却愈发紧张。随着大选临近达卡等地已发生多起爆炸袭击纵火事件,局势堪忧。虽然印度暂保住了这位流亡总理,但如何权与孟加拉国的关系、阻止其完全向中巴阵营,成为莫迪政府面临重大挑战。
这一切都是南亚地缘利益重新牌的标志。中国以“不干涉内政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正逐步赢得加拉国的信任,这既是孟加拉主动靠拢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升温的证明。
在未来的国际局势中,哈西娜的去留将直接影响南亚的风云。印度是否能顺利驾驭这一复杂局面,仍需令人关注。这个如同“烫山芋”的战略牌,或许将改变未来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值得我们深思与关注。
下一篇:香港千万富翁增至近4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