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口老龄化、物价持续攀升以及政府债务高企等众多经济问题,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近日表示,将着手制定一个延续数年的新财政目标,以允许更灵活的支出。分析认为,这实质上淡化了该国政府对财政整顿的承诺。目前日本已成为公共债务问题最为严重的发达国家之一。
高市早苗表示,她将放弃使用年度基本收支盈余作为日本财政整顿目标的想法,转而支持一个延续数年的新目标。一些市场参与者将此言论视为为增加财政支出铺路。在周一举行的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高市早苗称,将在明年1月份指示官员考虑引入“多财年”方法来衡量国家财政健康状况。
基本收支盈余衡量的是在不依赖债务的情况下政策措施能够获得资金支持的程度。路透社报道称,由于往届政府持续部署大规模支出计划以重振经济并抵御疫情等冲击,日本已多次推迟实现基本预算盈余的时间表。日本共同社10日报道称,日本的财政健康状况在发达国家中最为严峻。政府当前目标是在2027年3月结束的2026财年末实现年度基本财政收支盈余。
高市早苗还称,不排除将削减日本消费税作为未来选项,这强化了市场对其政府将优先采取措施提振经济,而非改善日益恶化的公共财政的预期。
分析认为,这些言论标志着相对于过去政府政策的重大转变:以往政府即使部署大规模支出计划,也坚持年度财政目标并强调维持市场对日本财政信心的必要性。更加引人关注的是,高市早苗并未排除未来降低消费税的可能性。这一表态与过往政府坚持财政整顿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表明日本经济政策重心或已从紧缩正式转向刺激增长。
路透社报道提到,日本背负着相当于其经济规模两倍的公共债务,这在主要经济体中是最严重的。分析人士警告,日本央行的加息计划和减少购买政府债券也将推高其巨额债务的融资成本。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拟定的经济对策草案曝光。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该方案将扩充地方政府可自由支配的“重点支援地方交付金”,同时将为受美国关税影响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周转支持。此举旨在支撑因物价高涨而疲软的个人消费。
报道提到,高市早苗上台初期就提出制定以“应对生活保障与物价上涨”“通过危机管理投资与增长投资实现强劲经济”“强化防卫与外交能力”三个支柱为核心的经济对策。政府计划于11月下旬通过内阁会议决定该经济对策。其规模是否会超过2024年度约13.9万亿日元(约合6417.2亿元人民币)的预算受到多方关注。
草案公布前有报道称,日本的经济刺激计划将包含针对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等17个重点产业的减税措施以促进投资,但引发了一些质疑。《日本经济新闻》近日刊发社论表示,此次确定的17个领域范围较广,称之为“重点”似乎不够贴切,应进一步明确优先顺序。而且,国家产业政策往往滞后于民间与市场趋势。这17个产业中的许多领域,与中国10年前提出的政策内容高度重叠。政府应该摆脱“跟随式”战略,转向“前瞻性布局”。
受高市早苗的刺激政策影响,市场信心重燃,近期日经225指数大幅上涨。
高盛日本首席股票策略师布鲁斯·柯克近日表示,“美国资金流入的速度是我们在‘安倍经济学’以来所见最快的”。柯克称,美国投资者对日本股市的积极参与度已创下2022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美资加大布局且倾向科技与AI主题的现象意义重大。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和政府推动“改善资本效率”等一系列有利于投资人的措施下,自2021年以来,日本价值股的表现已连续四年优于成长股。
不过,在日本股市高歌猛进与美国资本大举涌入的背景下,花旗集团发出了警告信号。11月6日,花旗在发布的日本策略报告中指出,日本科技股已出现过热迹象,估值甚至超越了美国“七巨头”。花旗分析师在报告中直言,目前日本科技股正盲目追随美国科技股走势,却缺乏与之匹配的获利支撑,这种上涨难以为继。数据表明,MSCI日本IT族群的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已突破东证指数整体水平,更超越美股科技“七巨头”。这种“估值跑赢获利动能”的模式,被花旗视为科技股见顶前的典型信号。花旗维持对日股长期乐观的判断,认为任何回调整理都将是健康的,但仍提醒投资者,短期内必须警惕日元升值、股市下行、科技股回调及NT比率下降等风险。柯克也承认,尽管长期看好,但考虑到日经指数在10月底进入超买区域,如果市场出现盘整,他不会感到惊讶。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