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律师”正在成为法治建设中一股独特而重要的力量。2025年11月9日,为深入探讨转型律师的业务创新与职业发展路径,法度研究院与天津元讼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首届“法治新力量:转型律师业务创新论坛”,以“实战·赋能·融合”为主题,旨在为这一群体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其经验转化与生态共建。
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刑委会主任蓝天彬律师应邀参加论坛,并作专题发言。蓝天彬律师分享从政法记者转型做刑辩律师的经历,以及记者生涯对其从事律师行业的三大帮助。
以下为发言内容:
各位好,我是蓝天彬律师,来自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我是2010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这十五年,我的经历分为两段,前六年在媒体行业,做过政法记者,后九年在律师行业,专注于刑事辩护。我认为,记者生涯对我从事律师行业有三大帮助。
一、记者生涯锻炼了我抓重点的能力。
当记者的时候,要在短时间内搜集信息,梳理信息,提炼信息。做记者带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锻炼了结构化思维和抓重点的能力。任何问题、任何案件,都可以概括成三点。这对于办案,对于和公检法机关沟通,都相当有效。比如,我们辩护的谢某某涉嫌诈骗罪案件不起诉,有三大要点:第一、抓住客观证据不足;第二、抓住证据之间互相矛盾;第三、寻找有利的证据材料。再比如,我们辩护的周某案去掉恶势力帽子,五罪去掉三罪,有三大要点:第一是发现刑讯逼供线索,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第二是坚决作证据辩护,第三是保持和检察官、法官良性沟通。
二、记者生涯锻炼了我抓细节的能力。
做记者需要抓一些关键的细节,做律师也是如此。既要抓重点,也要抓细节。发现细节可能就影响整个案件的走向,边边角角的地方也可能影响案件走向。
三、记者生涯锻炼了我触类旁通的能力。
做记者要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能力,有时候将两个看上去不关联的东西,通过蛛丝马迹,建立联系。做律师也是如此。有时候了解、掌握一个方面,运用到其他方面。
以上就是记者生涯对我从事律师行业的三大帮助:锻炼了抓重点的能力,抓细节的能力,触类旁通的能力。谢谢!
蓝天彬律师:
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全国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高级合伙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咨询专家,江苏省律师协会维护律师执业权利工作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律师协会刑事诉讼法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前政法记者,毕业于厦门大学,专注于刑事辩护,多起案件获得无罪、不起诉、撤销案件、终止侦查、宣告缓刑或二审改判等结果,著有《正义不倒:刑辩律师办案手记》。
下方为《正义不倒》购书链接,点击即可买:
https://item.jd.com/10116224391783.html?extension_id=eyJhZCI6IiIsImNoIjoiIiwic2hvcCI6IiIsInNrdSI6IiIsInRzIjoiIiwidW5pcWlkIjoie1wiY2xpY2tfaWRcIjpcImU4Mzk2ZjQwLWMxZjctNDM5NS04ODQ3LTZkMWIyZDNiNTJhOFwiLFwicG9zX2lkXCI6XCIyNjE3XCIsXCJzaWRcIjpcImJjZTFhMGY2LWZiNzktNDcxNi04OTczLTBiNjZhNDM3OTNhZFwiLFwic2t1X2lkXCI6XCIxMDExNjIyNDM5MTc4M1wifSJ9&jd_pop=e8396f40-c1f7-4395-8847-6d1b2d3b52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