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失能老人撑起“保障伞”!我国长护险制度“架梁立柱”基本完成
创始人
2025-10-29 22:27:29
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失能老人数量攀升,传统的社会保障模式已难以充分满足老年人长期护理的需求,“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为许多家庭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这一背景下,有社会保障体系“第六险”之称的长期护理保险被寄予厚望。

长护险不仅是情系千家万户生活质量的“家事”,更是关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和谐发展的“国事”。党的二十大提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指明了长护险制度建设的方向。

记者近日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自2016年组织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以来,目前试点地区已探索形成了基本制度框架,长护险制度综合效应正在逐步显现,为失能老人撑起了“保障伞”。

“照亮”失能老人卧床时光

“长护险真是帮了家里的大忙。”提起长护险,家住山东省济宁市的刘女士和家人不禁竖起大拇指。

刘女士的老伴年逾八旬,因小脑萎缩致下身瘫痪、长期卧床、语言功能下降,日常起居全部需要人员照护。老两口只有一个女儿,每次有事情都需要女儿请假来帮忙。

“享受到长护险政策后,每周都有专门从事长期护理服务的医生或护士上门提供服务,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刘女士说。

在全国,像刘女士老伴这样的政策受益者还有很多,越来越多的老人,尤其是失能老人,卧床时光被长护险“照亮”。

据了解,2016年起,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试点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深化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建设,在2016年第一批15个试点城市基础上,2020年又将试点范围扩大至49个城市,目前覆盖参保群众近1.9亿人,累计筹集资金过千亿元,支出超过850亿元。“十四五”期间,累计惠及超过200万名失能群众,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超过8800家,护理服务人员达到30万人。

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章轲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基于人口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决策部署,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补齐民生短板的重大制度安排,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银发经济的关键措施。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主要是为了减轻老年人等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后的日常照料护理费用和事务负担,努力解决失能人员长期护理的后顾之忧。”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介绍,我国目前已基本完成长护险制度机制“架梁立柱”,统筹城乡的制度框架初步搭建,责任共担的筹资机制基本确立,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不断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总体成型。

推进评估管理规范统一

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结论是待遇享受和基金支付的重要依据,对评估主体的规范确定和管理,是确保评估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的关键环节。

为确保广大群众更加公平、公正、及时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于2023年12月印发《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了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机构定点管理具体要求,推进评估机构定点管理规范统一。

《管理办法》明确了定点评估机构的申请条件和确定程序,要求定点评估机构应加强内部建设,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内部质量控制制度、人员管理制度、评估档案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此外,明确医疗保障部门对定点评估机构要加强监督、考核、日常管理,规定了医保行政部门和经办机构监管职责和内容等。

除《管理办法》外,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医保局及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包括《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机构定点管理办法(试行)》《长期护理保险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国家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目录(试行)》等在内的10多份文件,长护险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制度基础不断夯实。

人才培养给予优质服务

“大家看,给失能老人翻身,我们一定要注意他们的不同身体状况,要了解是否存在活动性内出血或者肋骨骨折等情况,然后再确定翻身的频次、体位和方式,动作一定要轻缓……”这是今年8月16日,辽宁省沈阳市首期长期照护师培训班开班时的场景,在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实训教室里,专业培训老师正在向学员们演示失能人员基础照护动作。

长期照护师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护工”,是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的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医疗护理、功能维护、心理照护的从业人员。

2024年,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根据国家职业标准,长期照护师需要综合运用基本生活照料及基础护理技能,在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等多元服务场景中,为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人员等提供涵盖基本生活照料、基础医疗护理、心理照护等复合型服务。

“随着长护险持续扩容,专业护理人才需求也在持续增加。”河南医药健康技师学院副院长樊予惠指出,长护险推行的目的是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好的生活以及医疗保障,这就需要有更多的技能人才在一线为这个险种提供更好的、更高质量的服务。长期照护师职业规范化发展为长护险提供更优质服务给予了基本保障。

为筑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服务根基,切实满足失能人群对优质、高效长护服务的需求,国家医保局要求加快推进相关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

但客观来看,当前护理队伍年龄偏大、流动性强、招聘难等问题仍然是当前影响长护险制度加速发展的一大症结所在。

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石智雷看来,解决护理人才紧缺问题,最重要的是提高护理人才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人投身这一行业。长护险制度的发展有益于增强失能老人对社会化照护服务的购买能力,从而提高护理人才待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指出,应加强护理职业教育,建设长期照护师队伍,并通过提高薪酬待遇吸引青年人才,为长护险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作者 | 赵晨熙

来源 | 法治日报-法治网

编辑 | 符媚茹 高鹏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男子花10万“替考”迟迟未拿到... 只需支付数万元,就能让“枪手”替你走进考场,甚至有人帮你打点好考试各个环节,最终轻松拿到含金量极高的...
神二十一乘组三位航天员涵盖“7... 今天(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 发言人介绍,执...
新“太空出差人”上线!神舟二十...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今天(30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发言人介绍,经任务总指挥...
时政快讯丨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 当地时间10月30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会晤正式开始。 总监制...
马斯克律师炮轰OpenAI重组... 马斯克与奥特曼 北京时间10月30日,据彭博社报道,在OpenAI宣布完成重组后,埃隆·马斯克(El...
女子拟卖房留学起诉重病父亲腾房... 房产证上写着她的名字,但屋内住着患病的父亲与守护的姑姑。面对留学深造的经济压力,女儿一纸诉状将至亲告...
新疆一地调整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 提高最高贷款额度、优化首套房区域认定、放宽购房提取年限……为充分满足缴存职工刚性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消...
卢浮宫的两个缺陷,被犯罪分子利... 文 | @螺旋真理 (博物馆、艺术领域知名科普博主) 本文系作者参加九派新闻“九派圆桌”直播《法国卢...
六旬男子推94岁母亲坐轮椅乘动... 极目新闻记者 郭奕 10月27日,61岁的柳先生发视频反映,他推着94岁的母亲坐轮椅从深圳北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