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患者住院天数 政策执行岂能跑偏
创始人
2025-10-29 09:28:06
0

□陈广江

“今天是转院的日子,住了4天又出院了。”日前,安徽合肥的陈丽霞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今年4月以来,她陪患重症的父亲辗转多家医院,最频繁时“1个月换了4家医院”。

据《工人日报》报道,近年来,医保部门着力推进住院服务按病种付费,以促进医疗机构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管理,主动降低成本,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不过,也有一些患者反映,有的医院基于医保控费考量,限制患者住院天数,出现频繁转院、分解住院等情况。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本是一项旨在优化医疗资源使用、减轻患者负担的重要举措。但一些医院以“医保额度已满”为由,要求患者限期出院、反复转院,甚至出现分解住院的怪象。政策执行跑偏,损害患者权益,也背离改革初衷。

患者住院天数被人为限制,背后是医疗机构对医保支付方式的误读与扭曲。按病种付费改革,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测算制定病组支付标准,引导医院合理控制成本、提升服务效率。但实际操作中,一些医院将医保支付的“均值”简单理解为“限额”,一旦患者治疗费用接近或超出该标准,便急于让其出院。这种做法,表面上是为了规避“超支”,实际上是将管理压力转嫁给患者与临床医生。

必须明确,国家医保部门从未出台“单次住院不得超过15天”或类似限制性规定。医保支付标准本质上是基于历史数据形成的参考均值,其设计初衷是引导医疗行为规范化,而非设定医疗费用的绝对上限。对于病情复杂、合并症多的患者,其实际治疗费用完全可能高于这一标准,这本身是正常且合理的医疗现象。医院将医保支付的“均值”异化为“限额”,是对政策的片面解读和错误执行。

这种执行偏差带来的后果不容小觑。对患者而言,频繁转院不仅加剧身心负担,也可能导致治疗中断、重复检查、病情延误。对医生来说,在诊疗之外还要疲于计算费用、规避“超标”,无异于捆绑其专业手脚。从医保制度长远发展看,此类短视行为将削弱公众对医改的信任,阻碍医疗服务体系健康发展。

纠正这一偏差,首先需要医疗机构端正认识,回归“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是简单的控费工具,而是推动医疗行为规范化、精细化的杠杆。医院应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提升诊疗效率来实现成本控制,而非采取“一刀切式”限时出院。

医保部门也需加强政策传导与监管力度。一方面,要持续澄清政策误区,明确反对任何形式的“住院天数限制”;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医疗机构行为监督机制,对违规行为及时查处并曝光。此外,可进一步完善特例单议机制,为复杂重症患者提供更灵活的支付保障。

从长远看,破解这一难题还需推进医疗体系协同改革。加强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推动分级诊疗落地,使急性期、康复期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间顺畅转诊。同时,应加快医院收入结构与医生薪酬制度改革,逐步淡化经济指标对医疗行为的直接影响,让医生能够专注于治病救人。

医保支付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唯有坚持科学施策、精细管理、多方协同,才能让医保政策真正惠及于民,实现医院、医生、患者与医保基金的共赢。

限制患者住院天数

政策执行岂能跑偏

来源:羊城晚报 2025年10月29日 版次:A06栏目:今日论衡之公民问政作者:陈广江

□陈广江

“今天是转院的日子,住了4天又出院了。”日前,安徽合肥的陈丽霞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今年4月以来,她陪患重症的父亲辗转多家医院,最频繁时“1个月换了4家医院”。

据《工人日报》报道,近年来,医保部门着力推进住院服务按病种付费,以促进医疗机构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管理,主动降低成本,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不过,也有一些患者反映,有的医院基于医保控费考量,限制患者住院天数,出现频繁转院、分解住院等情况。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本是一项旨在优化医疗资源使用、减轻患者负担的重要举措。但一些医院以“医保额度已满”为由,要求患者限期出院、反复转院,甚至出现分解住院的怪象。政策执行跑偏,损害患者权益,也背离改革初衷。

患者住院天数被人为限制,背后是医疗机构对医保支付方式的误读与扭曲。按病种付费改革,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测算制定病组支付标准,引导医院合理控制成本、提升服务效率。但实际操作中,一些医院将医保支付的“均值”简单理解为“限额”,一旦患者治疗费用接近或超出该标准,便急于让其出院。这种做法,表面上是为了规避“超支”,实际上是将管理压力转嫁给患者与临床医生。

必须明确,国家医保部门从未出台“单次住院不得超过15天”或类似限制性规定。医保支付标准本质上是基于历史数据形成的参考均值,其设计初衷是引导医疗行为规范化,而非设定医疗费用的绝对上限。对于病情复杂、合并症多的患者,其实际治疗费用完全可能高于这一标准,这本身是正常且合理的医疗现象。医院将医保支付的“均值”异化为“限额”,是对政策的片面解读和错误执行。

这种执行偏差带来的后果不容小觑。对患者而言,频繁转院不仅加剧身心负担,也可能导致治疗中断、重复检查、病情延误。对医生来说,在诊疗之外还要疲于计算费用、规避“超标”,无异于捆绑其专业手脚。从医保制度长远发展看,此类短视行为将削弱公众对医改的信任,阻碍医疗服务体系健康发展。

纠正这一偏差,首先需要医疗机构端正认识,回归“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是简单的控费工具,而是推动医疗行为规范化、精细化的杠杆。医院应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提升诊疗效率来实现成本控制,而非采取“一刀切式”限时出院。

医保部门也需加强政策传导与监管力度。一方面,要持续澄清政策误区,明确反对任何形式的“住院天数限制”;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医疗机构行为监督机制,对违规行为及时查处并曝光。此外,可进一步完善特例单议机制,为复杂重症患者提供更灵活的支付保障。

从长远看,破解这一难题还需推进医疗体系协同改革。加强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推动分级诊疗落地,使急性期、康复期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间顺畅转诊。同时,应加快医院收入结构与医生薪酬制度改革,逐步淡化经济指标对医疗行为的直接影响,让医生能够专注于治病救人。

医保支付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唯有坚持科学施策、精细管理、多方协同,才能让医保政策真正惠及于民,实现医院、医生、患者与医保基金的共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特... 最近台海这边的动静挺多,先是中美在马来西亚谈完话,紧接着咱们官方就针对台海发了声,连特朗普都有点松口...
【答题】庆丰收农业农村法律知识... (来源: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成都马拉松矿泉水被抢:拉了文明... 评论员 邱延波 智者乐水,贪者抢水。 据相关媒体报道,10月26日,2025成都马拉松刚一结束,补水...
原创 统... 2467亿新台币军购案一拖再拖,台军望眼欲穿的F16V战机竟成美方“质押品”。赖清德上台后一系列危险...
原创 特... 最近,特朗普在针对政敌的行动中,有一个细节引起了广泛关注——他曾经的私人律师哈利根,原本几乎没有多少...
律师频频被AI挖坑,提交虚假司... AI无中生有,律师也频频“中招”。 北京市通州区法院10月27日披露,一起案件的原告代理人在书面代理...
原创 韩... 韩国的“性犯罪”又一次刷新了大众的认知,这次是披着“手办”外衣的新手段。 据韩国媒体报道称:近日,...